潛江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東通武漢,南連監利,西鄰荊州,北接荊門,隔漢江與天門相望,滬蓉高速公路與318國道橫貫全境。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以來,潛江市集中力量大辦交通,辦大交通,取得顯著成效,是全省唯一平原湖區公路網絡試點和全國農村公路示范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密度和通達度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公路通車里程1664.64公里,21個區、鎮、處、場通二級路,371個自然村、分場都通了公路。市域“五橫三縱”(五橫:廣澤大道、318國道、滬渝高速公路、運拖公路、華容公路;三縱:潛監線、荊潛線、幸福公路)的路網骨架基本形成,一個干支相通,內暢外連的公路網絡已具雛形。流經境內的漢江航運四季通暢,有年吞吐量達300萬噸的紅旗、澤口兩個港口。全市交通正趨于國省干線公路高等級化、鎮處公路黑色化、村級公路等級化、綜合運輸智能化、交通管理信息化的交通現代化水平。
在交通硬環境改善的同時,交通運輸業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正逐步向客車舒適化、貨車專業化、船舶系列化方向發展,實現了人便于行,貨暢其流。目前,全市已擁有各類營運客車610輛13036座,貨車3000輛12901噸,園林城區出租汽車250輛,鎮處出租車193輛。2003年,全市共完成公路客運量924萬人次,旅客周轉量83567萬人公里,公路貨運409萬噸,貨物周轉量48078萬噸公里。全市客運班線已達141條,日發班次1350個,客運網絡的觸角已延伸到全國26個省市。鄉村客運班線11條,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全市現有二級客運站3個,三級以下鄉鎮客運站16個,另有一個一級客運站正在建設中。現有一類維修企業8家,二類維修企業34家,三類維修業戶360家,有汽車綜合性能檢測A級站1個,有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1所;有裝卸搬運業戶10家,有各類運輸服務業戶27家。全市基本形成以園林和廣華為中心,以鄉鎮為結點,連通鄉村,輻射市外的客貨運輸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