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鵬云幼年時潛心學習,博覽群書,在書法上下過苦功。他有正義感,青年時代曾揭露《中俄密約》的陰謀,為官后清正廉潔,力除弊端。晚年“為民代言”的幻想破滅,閉門著述,從事考據,在北京辟有“息園”藏書,成為全國著名的方志學家、藏書家。
甘鵬云(1862-1941),字翼父,號藥憔或月樵,潛江縣城關鎮人。
6歲起先后就讀于潛江史公書院、傳經書院。小時候因家庭貧困常借書抄讀。喜讀經史,酷愛書法。每日晨起,懸腕臨碑,七年不間斷,后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1884年他參加縣試名列前茅,其后在潛江設“深柳讀書堂”授徒,一時弟子云集,從學者眾。
1888年4月,入武昌經心書院、兩湖書院學習,完成《兩漢說易征存》、《公羊學述》、《菱湖日記》等著作。《中俄密約》簽定后,他撰文揭露密約的陰謀,并責問:“蕩蕩神州,拱手讓人,誰為厲階,禍我中國?”
1903年中進士。此后廢除科舉,遂有“末科進士”之稱。始授工部主事銜,入進士館學政治法律三年。1906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1908年回國后入度支部(財政部),旋以監理身份赴黑龍江吉林理事。民國成立后,歷任殺虎關稅務官監督、吉林國稅廳廳長、財政部僉事、山西煙酒公賣局局長兼山西清理官產處處長等職。無論是在清廷還是民國為官,皆能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嚴于律己,剔除弊端。
1917年6月,張勛復辟,晉督閻錫山獨立,甘鵬云對變幻莫測的政局深感失望,遂辭了所兼各職,親老歸養,定居北京。1919年至1921年曾三次致書湖北當局,所提建議未被采納。至此,“為民代言”的幻想徹底破滅,此后閉門專事著述。
1932年4月被聘為湖北省通志館籌備處副主任,此期間寫完了《方志商》一書。同時主修《湖北文征》,輯錄湖北地區元、明、清三代文獻,成書550卷。甘鵬云一生的著作可分為校刻、編訂、纂述、著述、詩歌等多種形式,不少于50種。此外搜集珍藏了從秦到清各代的碑拓4110余種,多寫有跋識。在北京的書舍“息園”,搜集藏書達20萬卷。
1941年12月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