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冬日暖陽,一路向南,記者在240國道與漁洋大道交匯處看到,原先的環島公路改成了十字路口,幾名施工人員正忙著在路口裝置電子警察。
“這里是漁洋鎮生命防護工程的重中之重。”漁洋鎮水陸派出所副所長劉紅介紹,漁洋鎮投入80萬元啟動生命防護工程,對該鎮各交通要道進行公路安全改造。
這處環島公路,被過往司機及當地村民稱之為“死亡路口”。
240國道與漁洋大道交匯處的環島公路,日均車流量達1.3萬至1.6萬,以大中型貨車為主,近年來,年均發生近90起交通事故,其中重傷50人左右,死亡人數達5人以上。
記者了解到,240國道(原247省道)原預設計方案是途徑漁洋集鎮直接跨越東荊河進監利縣境內,由于東荊河大橋選址在監利縣新溝鎮,故該道在漁洋集鎮由南北向直接折向東去,形成一個約90°的急彎。為了引導來往車輛轉彎錯車,這里修建了環島,但由于彎道過急,司機一旦對路形判斷遲緩便極易沖向路口居民聚居地,引發交通事故。
該路口某手機專賣店老板馬德國表示,開店三年,自己親眼見過貨車直接沖進村民家里……
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支持和指導下,今年4月起,漁洋鎮針對該路口特點進行交通安全配置方案設計,在該路段安裝提示標識、監控探頭、減速裝置、紅綠燈、電子警察等,最大限度降低該路段交通事故案發率和人員傷亡率。
“目前,電子警察的安裝即將完工,下一步,我們還將調試紅綠燈、劃路面導向線、加設防護欄,預計12月中旬可以全面完工。”劉紅說,除此外,該鎮生命防護工程涵蓋的其它8處交通要道,有4處已全面整改到位,剩余4處也正在緊張整改中。
如今,眼看著道路改造已經完工,紅綠燈不間歇的閃爍著,村民們的安全感也漸漸強了起來。
“有了紅綠燈,行人過馬路有了保障,有了標識、監控和減速裝置,車輛不再橫沖直撞。” 馬德國說,漁洋這才真正成了潛江美麗又安全的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