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支持江漢戰略儲氣庫加快建設,支持“潛江龍蝦”創建區域公用品牌,支持潛江爭創國家高新區三大政策利好,獲得了廣大潛江干部群眾的點贊。
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省政府工作報告規劃高瞻遠矚,貼合潛江發展的實際,將推動水鄉園林建設登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果。
市支油辦副主任彭紹軍向記者介紹說,近年來,在潛江市域內形成了“一縱兩橫”的國家天然氣輸送管網,已經具備建設天然氣儲氣庫的區位優勢。儲氣庫建成后可實現年增銷售收入50億元,還可派生以甲烷為原料的化工產業,相當于再造一個江漢油田。
“剛剛召開的省‘兩會’將儲氣庫建設納入省政府重點工作,是對儲氣庫建設工作的鞭策與鼓舞。我們將進一步做好工作協調,加快推動儲氣庫項目建設,讓江漢儲氣庫早日助力我省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 彭紹軍說道。
自2010年5月,潛江被評定為“中國小龍蝦之鄉”后,龍蝦產業飛速發展。當聽說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潛江龍蝦”創建區域公用品牌,市工商局消保分局局長張玉梅不禁感嘆道:“我們在打造潛江蝦稻區域公用品牌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認可,為今后我們繼續開展此項工作增添了動力和信心。”
“2018年,我們將繼續深入推進蝦-稻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打造龍蝦城蝦-稻品牌整合的示范區,在全市蝦稻一二三產業的重點企業推行潛江龍蝦、潛江蝦稻的‘雙品牌’運作模式。”張玉梅說道。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并明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潛江爭創國家高新區,著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正是落實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全市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
“我們科技部門將積極落實十九大報告的精神,響應省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繼續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申請等基礎工作,為潛江高新區加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科技局綜合科科長陳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