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里、車間里、飯店里、城市里,小龍蝦是致富寶貝,是舌尖美味,是靚麗名片,更是融入潛江血液里的那一抹紅。
十八年的成長,曾默默無聞的小龍蝦讓潛江這座小城&l"/>
農田里、車間里、飯店里、城市里,小龍蝦是致富寶貝,是舌尖美味,是靚麗名片,更是融入潛江血液里的那一抹紅。
十八年的成長,曾默默無聞的小龍蝦讓潛江這座小城“燃”了起來。而“燃”的背后,是科技力量一路保駕護航。
勇攀高峰,潛江掌握絕對話語權
作為全國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市,潛江在龍蝦養殖、繁育、加工、餐飲技術上共有14項標準,握有國內絕對話語權。
其中《潛江龍蝦蝦稻共作養殖技術規程》1項國家級行業標準;《克氏原螯蝦人工誘導繁育技術規程》等6項湖北省地方標準;《潛江蝦稻米》等7項潛江市地方標準,涵蓋一二三全產業鏈的小龍蝦標準體系已初步形成。
為加快這些技術成果轉化,我市自2010年起每年安排2名以上小龍蝦養殖專家作為科技特派員,到駐點企業和各區鎮處進行小龍蝦養殖、病害防治等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戶的喂養、管理水平,促進全市小龍蝦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潛江小龍蝦就是好!”眼下,已進入小龍蝦上市旺季,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蝦商、吃貨慕名而來。來自江蘇的王啟發說,在潛江跑了不少地方,小龍蝦質量都不錯。
堅持標準化生產,通過農業部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并配套建立健全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實措之下,全國小龍蝦標準化養殖示范縣實至名歸。
桂建芳院士專家工作站、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蝦蟹體系潛江綜合試驗站……科技研發轉化為經濟效益,一個個產學研工作站在潛江如雨后春筍,激發著小龍蝦全產業鏈活力。
數據顯示,2017年,我市龍蝦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30億元。小龍蝦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買全國、賣全球。在很多農產品價格達到天花板的情況下,潛江龍蝦一枝獨秀,平均價格達到38元/公斤,高出其他小龍蝦5%。
項目支撐,小龍蝦產業向高端延伸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我市蝦稻產業發展歷程中,這也是不二定律。
我市小龍蝦產業連年納入省科技計劃項目范疇,并積極推薦申報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從種苗繁育技術到精深加工研發,全鏈條給予小龍蝦產業大力支持,助推相關企業提升產業創新水平,加快產業發展步伐。
眼下,在湖北省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中心,由中科院桂建芳院士領銜的專業團隊,正埋頭攻堅小龍蝦種苗難題。
我市水產專家陶忠虎也是這個團隊的一員。他告訴記者,現在正在進行長江流域不同湖泊的樣本采集以及篩選、種質資源保存等工作。
同時,通過引進國內外優良的小龍蝦樣本,進行良種選育,篩選出生長速度快的新品系,用于我省小龍蝦大面積養殖。
與萊克公司在產業源頭做足科技文章不一樣,華山水產公司把科技研發重點放在了產業鏈條延伸上。其主導的蝦殼甲殼素及殼蛋白精細加工轉化關鍵技術及高值化應用項目,既延伸了小龍蝦產業發展鏈條,提高小龍蝦產品附加值,又解決了廢棄蝦殼處理帶來的浪費和環保問題。僅2016年,生產保健食品50億粒,增加產值30億元。
產業鏈的發展讓潛江小龍蝦“跳”得更高,而如何能讓小龍蝦“飛”起來?致力于科技創新的潛江將目光鎖定在大數據。今年初,蝦稻產業大數據中心項目正式啟動,潛江小龍蝦的大產業之路,正全力加速。
將農業現代化、互聯網、大數據有機結合,開展數據采集匯總、價格監控等。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數據分析將在提升產業要素使用效率、降低營銷成本和市場開拓成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助推產業向高端延伸。
科技改變未來。迎著科技之光,潛江小龍蝦產業必將譜寫更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