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赤生橋”就喚起人們對烈士的無限景仰。土地革命時期,劉赤生夫婦受黨的委派到徐李一帶建立革命根據地。他們深入群眾,宣傳革命,領導農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農民協會,掀起了紅色風暴。
劉赤生,號慈生,參加革命時,取“傳播赤色聲音”之意,更名為赤聲。1901年出生于江陵縣(現潛江市)徐李市劉家老臺一個地主家庭。1922年考入北京中國大學。在校期間,他從事革命活動,宣傳馬列主義。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7月受中共湖北省委派遺,到荊沙地區領導工農運動。這一年,劉赤生與陶元柏相識、相戀,結為夫婦。
陶元柏原名陶先彩,與劉赤生同年。湖北當陽縣城關鎮人。當陽縣婦女運動的宣傳者和組織者,人稱“叛逆的女性”。1926年秋,由中共當陽縣黨組織選送到武昌,進董必武主辦的黨務干部學校受訓,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分配到江陵縣從事革命活動。
大革命失敗后,劉赤生、陶元柏回到劉家老臺,積極宣傳發動群眾,恢復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和農民協會,組建了龍灣區委,并擔任書記。1927年10月的一天,劉赤生在劉家祠堂前召開有3000多群眾參加的區農會成立大會,會上,他宣布:誰種田誰收糧,不準地主收租。并當眾將自家的兩盒田契文約燒毀,群眾歡聲雷動。為了發展農民武裝,劉赤生賣掉自家房產,在劉家祠堂辦起了兵工廠。他請來20多個鐵匠,打造了罐子炮、導火筒、梭標、大刀等武器。他指揮赤衛隊打垮了有100多人的徐李市保安隊,形成了以徐李市為中心,方圓近百里的一大片革命根據地。
劉赤生在徐李地區掀起了如火如荼的革命運動,反動派對他恨之入骨。1928年2月14日深夜,反動民團突襲劉家祠堂兵工廠和劉家老臺的區委駐地。劉赤生夫婦為了掩護同志和群眾而被捕。敵人將他們押往龍灣,途中,威逼他們交出黨組織成員名單,遭到斷然拒絕。兇殘的敵人先慘無人道地殺害了身懷有孕的陶元柏,隨后又把劉赤生吊在屋梁上毒打,在他的腳趾上釘竹簽,在種種酷刑面前,劉赤生一聲不吭。敵人又把劉赤生早年的老師請來勸降,劉赤生對老師說:“我是共產黨人,當今中國政治黑暗,士可死不可辱!”2月15日上午,劉赤生拖著沉重的鐵鐐,走向刑場,沿途用嘶啞的聲音喊道:“父老鄉親們,共產黨是殺不絕的,我赤生死了,無數個革命者將繼續戰斗,中國革命一定會勝利!”劉赤生同志英勇就義時,年僅27歲。
解放后,為紀念烈士,劉家老臺更名為“赤生村”,村內修建了“赤生橋”,在烈士就義的祖師殿故址修建了“陶元柏烈士紀念碑”、“劉赤生烈士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