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中推新升級傳統產業,無中生有發展新興產業。今年來,我市不斷強化要素保障,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全力決戰決勝工業3000億。
8月24日,記者在園林辦事處中倫國際七萬錠精梳緊密紡項目紡紗車間看到,高速運轉的紡紗機隆隆作響,幾名工人穿梭于紡紗機之間,仔細巡查生產線的運行狀況。
該項目由中倫集團投資建設,投資總額4.5億元,通過引進瑞士RTETER公司、德國TRUTZSCHLER公司、意大利SAVIO公司一流高端設備,生產各類高品質、高附加值、差異化、特色化的環綻紡。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第一期環錠紡7萬錠生產線于2017年底投產運行,月產紗700噸,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場供不應求。隨著設備的不斷擴充,公司月產量正逐步提升,根據規劃,將在今年9月底達到月產2300噸棉紗的能力,預計年銷售收入達9億元,利潤3618萬元,上交稅金2757萬元。
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該項目只是其中之一。今年以來,我市按照“創新驅動、綠色轉型、集群集約”的思路,以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深入對接省“萬企萬億技改工程”,全面實施工業項目“155工程”, 分別設立1500萬元技改和100萬元“兩化融合”獎補專項資金,鼓勵企業技改擴規和智能化改造,石油化工、綠色食品、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產值保持兩位數增幅,金澳科技投入60億元實施系列技改項目,攻克了一系列長期困擾企業發展的技術難題,銷售收入連續3年翻番,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同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打通產業上下游,協同供應前后端,促進光信息電子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
與此同時,強化金融、人才、用工、用電、科技等要素支撐,以保障發展、服務企業用工為重點,通過“招、留、引”等措施,組織開展了“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系列大型招聘會,搭建企業用工平臺;積極推進“雙創”平臺建設,出臺《潛江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雙創”平臺的熱情。
元至7月,全市規上工業完成總產值669億元,同比增長17.3%;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8.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個百分點;工業增值稅增長17%。元至6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8億元,增長30倍;新增市場主體5119戶、新增注冊資本7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