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區域與產業發展戰略布局,潛江抓住“漢江(生態)經濟帶”和“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范區”兩大機遇,提出“東進南擴、產城融合,四區聯動、全域振興”的高質量發展戰略布局,繪出潛江東片現代服務聚集區、南片智能制造聚集區、北片石化精煉聚集區、西片特色產業聚集區4個千億板塊藍圖。
在北片石化精煉聚集區,以潛江經濟開發區·竹根灘鎮、王場鎮、廣華寺辦事處(江漢油田)為重點,正加快推動化工傳統產業向產業鏈下游延申、向價值鏈高端躍升,大力發展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三新”產業。
金澳科技作為潛江市最大的民營企業、北片石化精煉聚集區新化工的龍頭,就在機遇疊加的2019年看到蝶變契機……
21年來,金澳科技在潛江扎根,成為了華中地區最大的地方煉油企業,連續兩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而企業原油及汽柴油產品進出均依賴水陸運輸,與鐵路運輸、管道運輸等方式相比,其安全性低、成本高、周期長、載量小,是企業發展遇到的最大瓶頸。
金澳科技一直想做成兩件事,建貨運鐵路和輸油管道,但對這家民營企業來說都是困難不小,項目報批、征地拆遷……甚至項目大部分也不在潛江本地建設。
不日新者必日退。為從根本上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物流瓶頸,潛江市委、市政府多次“走出去”服務,進行跨市溝通,項目進展捷報連連。
1月4日,潛江市主要領導率發改、國土、規劃等部門負責人赴監利,兩地就金澳科技輸油管線項目推進工作展開深入“對話”。通過“對話”,明晰了兩地溝通機制、土地、稅收等解決方案,輸油管道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1月6日,在潛江市方面積極對接下,金澳科技貨運鐵路專用線項目順利開工。該專用線全長5.163公里,總投資約4.8億元。
“該貨運鐵路開通后,將極大緩解制約金澳科技發展的物流瓶頸問題,讓金澳科技500萬噸產能得到充分釋放。”物流瓶頸的極大緩解讓金澳控股集團石化公司副總經理陳明強為之振奮。
眼下,貨運鐵路專線和輸油管道兩端發力,正高效打通金澳科技發展瓶頸。
“隨著物流問題的逐步解決,金澳科技將著手進行以烯烴路線為核心的‘油頭、化身、精化尾’產品鏈建設,選擇高附加值、高回報精細化工項目。”金澳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舒心說,潛江對民營企業發展的大力支持,為金澳科技做成千億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創新賦予企業生命力,也讓潛江產業由“胖”向“壯”、由“單向發展”向“融合互聯”轉型。
去年,江漢油田頁巖氣開發取得巨大突破: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6008.14億立方米,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頁巖氣田。如今,潛江正在和江漢油田聯合進行技術攻關,發展油氣深加工產業鏈。
江漢油田鹽化工總廠是油田綜合開發利用地下鹽鹵資源而興建的綜合性化工企業。潛江把它作為發展鹽鹵化工的重要基地,依托鹽化工總廠招引“吃氯耗堿”項目,形成以鹽化工總廠為龍頭的多條循環化工產業鏈;依托長飛科技園招引光纖光纜上下游企業聚集,打造完整的光信息電子產業鏈條;依托菲利華、飛菱光纖招引半導體硅材料產業,打造以高純硅為原材料的半導體產業集群……產業鏈條的延伸,是真正對整個資源的充分利用,也實現了價值最大化。
循環經濟的理念,讓潛江開始調整經濟“船頭”。眼下,潛江已經形成了以光纖為代表的光電子信息產業,日本信越化學、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等長飛配套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潛江。
與此同時,為緩解湖北省和長江經濟帶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完善國家天然氣戰略儲備,緩解天然氣用氣峰谷差及應急調峰問題,潛江、江漢油田雙方多方奔走爭取,正合力協作推進江漢戰略儲氣庫項目。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60億元,儲氣50億方,建成后年可增加銷售收入50億元,還可派生以甲烷為原料的化工產業,相當于再造一個江漢油田。目前,該項目在2000米地底已初步建成兩個氣穴,其儲氣量就可滿足潛江10年用氣需求。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在這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春天里,潛江北片各地正聚焦“雙招雙引”、做大發展地盤,聚焦創新驅動、加快動能轉換,為我市奮力打造江漢平原振興發展高質量示范區夯基壘臺、立柱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