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當春天還在為秋收孕育希望的時候,潛江的鄉村已開始傳來豐收的喜訊。
和風送暖,江漢平原處處春意盎然。
3月26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帶著省委、省政府的殷殷期望,帶著對潛江的深切關懷,踏上潛江這片發展熱土。兩個月前,省兩會期間,他參加荊州、直管市林區代表團審議時,對潛江的寄語猶在耳畔:爭當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生力軍!
看田頭、訪市場、進企業、下車間……短短半天時間,一路風塵仆仆,王曉東先后踏訪后湖管理區、龍灣鎮、熊口鎮等地,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這一重大課題,深入了解潛江鄉村振興和蝦-稻產業發展情況。每到一處他都留下鏗鏘話語,每到一處都對工作開展寄予厚望,在潛江奮力打造江漢平原振興發展高質量示范區的關鍵時期,王曉東為我市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明確了任務,指明了方向。
千億產業繪藍圖
王曉東一行首先來到后湖管理區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3月23日,這里剛剛舉行了盛大的2019年潛江龍蝦開捕儀式。
雖已是下午,小龍蝦交易中心內仍是熱鬧非凡,從各地運來的鮮活小龍蝦經過抽樣快檢進入市場交易,“體檢”程序充分保證潛江龍蝦品質。
分揀、稱重、打包、運輸……整個流程一氣呵成、有條不紊,這些小龍蝦第二天中午就能“爬”上千里之外食客的餐桌。
“市場內的小龍蝦從哪里來?可以運到全國哪些城市?運輸方式是什么?……”邊走邊看邊問,當得知我市通過“互聯網+小龍蝦+流通”的線上交易線下供應模式,已實現“買全國、賣全球”的目標時,王曉東點頭贊許。
“膠帶上的‘潛江龍蝦’是區域公用品牌標識嗎?”王曉東見到打包膠帶上的“潛江龍蝦”標識詢問道,市委書記吳祖云如數家珍地介紹起我市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情況。
去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潛江龍蝦”打造區域公用品牌。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培育“潛江龍蝦”國家級品牌。
從省級戰略到國家級品牌,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創建工作走得堅實有力。目前,我市已與15個地區和45家企業實現品牌與技術共用共享。
今年,吳祖云在全市三級干部會議上指出要打造蝦-稻“千億板塊”,抓住“共享”這一關鍵詞,不斷提升潛江龍蝦在全國乃至國際的品牌號召力和引領力。
品牌擴張和產業“走出去”戰略的號角已經吹響,引領蝦-稻產業高端發展、品牌發展的藍圖也已繪就。
“去年交易中心交易總量10萬噸,銷售額達48億元,現在我們發展信心更足了,再努努力、加加油,今年交易額爭取達到100億。”潛網集團董事長康民彪笑著立下“軍令狀”。
富民產業興農村
來到龍灣鎮鄭家湖村,只見通村公路寬闊整潔,綠化樹木郁郁蔥蔥,河渠溝塘水清岸綠……一派生機勃勃的美麗鄉村新景象。
“目前鄭家湖村發展‘蝦稻共作’農戶有262戶,畝平增收4500元,合作社吸納貧困戶會員34戶,去年全部實現脫貧,群眾幸福指數年年攀升。”鄭家湖村肩并肩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兼理事長鄭青龍回鄉創業,帶領鄉鄰致富,去年底還被選為鄭家湖村黨支部書記。
“蝦稻共作”生態種養可畝產小龍蝦400斤左右,畝平純收入5000元左右,蝦-稻產業不僅是鄭家湖村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更是全市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2018年底,全市蝦稻共作面積已達75萬畝,潛江龍蝦產量近13.5萬噸,養殖產值(含苗種產值)54億元,潛江龍蝦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320億元。
吳祖云介紹說,我市把“三鄉工程”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創造之舉、創新之策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打造一批帶動鄉村振興的重大產業,特別是大力發展蝦-稻主導產業,全力實施“雙萬”工程,即蝦-稻、潛半夏兩個畝平收入過萬元農業產業。
走進熊口鎮趙腦村蝦稻共作基地,萬畝“回”字型蝦稻田頓時映入眼簾,這一“蝦稻共作”田的獨特風景起源于潛江,如今已常見于全國諸多省份的農村。
65歲的“蝦稻共作”科技示范戶馬于林將一籠剛剛出水的龍蝦倒入盆中,王曉東興致勃勃地拿起一只小龍蝦,只見紅色的龍蝦揮舞著兩只大鉗子,他一邊仔細查看,一邊聽農技專家介紹:“潛江小龍蝦的特點就是干凈、殼薄、個大、飽滿,好水養好蝦,潛江的水好,小龍蝦品質才特別好。”
王曉東指出,要注重擴規模、提質量、強品牌,完善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服務,健全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機制,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振興產業謀未來
華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把基地打造成企業“原料車間”的思路,探索出了“三權分置、土地流轉、產城互動、互利共贏”的模式,土地流轉,發展高效農業,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實行合作經營,壯大村集體經濟;建立華山綜合社區,實現農民就近就地城鎮化。
為了響應全市產業“走出去”戰略號召,今年該公司跨地區在襄陽建蝦稻共作基地5萬畝,第一期襄州區的龍王鎮龍興村、肖劉村等集中連片建設示范基地1.5萬畝項目已動工,預計明年3月可投入使用。
王曉東對我市蝦-稻產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進行的一系列探索給予充分肯定,他說,要堅決深化農村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大力培育農業經營新主體、新業態、新模式,努力把工業理念引入農業、把生產要素引入農村、把小生產引入大市場,激活鄉村振興內生活力。
上游延伸建基地,下游延伸建車間。
華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廳內,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各類保健產品,小龍蝦不僅味美,蝦殼更能夠提煉出“黃金”。
“我們從加工出口小龍蝦、鮰魚等淡水產品起步,如今已開發甲殼素、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等甲殼素衍生制品等。”該公司董事長漆雕良仁介紹,公司在原有利用廢棄蝦殼提煉甲殼素做保健食品原料的基礎上,又新建保健食品車間,現在公司可以生產保健食品成品并注冊了自己的品牌,拿到甲殼素保健食品批文2個。
“我市正大力發展小龍蝦精深加工,支持交投萊克、華山科技、安井食品、周黑鴨等企業實施小龍蝦休閑食品加工項目,推動小龍蝦加工產品向休閑食品、保健食品升級發展。”吳祖云詳細介紹我市小龍蝦產業精深加工發展情況。
王曉東叮囑道,要堅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潛江之行即將結束,站在華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建車間前,王曉東殷切囑托:“潛江鄉村振興要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