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28日,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培訓班在我市舉行,首批100個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接受授牌,潛江作為湖北5個示范園之一位列其中。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司長吳曉出席活動并講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海洋出席活動并致辭,市委書記吳祖云出席活動并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龔定榮,市委副書記舒敏,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崔傳金參加活動。
吳曉充分肯定了首批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創建的積極成效。他指出,通過示范園創建,為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打造了重要載體;為培育多元融合主體、激發產業融合發展活力提供了重要平臺;為創新收益分享方式、增加農民收入開辟了重要途徑;為創新支農方式、破解產業融合發展瓶頸積累了重要經驗。經過一年多來的探索和實踐,各地區以示范園創建為抓手,立足本地區農業農村特點,在培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創新農民分享增值收益有效形式等方面,探索出了不少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經驗,在推動鄉村產業興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方面的示范效應逐步釋放。
吳曉強調,要準確把握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的工作重點。第二批示范園的創建,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注重集約高效、提檔升級,著力創新業態、特色發展,堅持以農為基、惠農富農;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嚴的標準、更深入的創新,緊緊圍繞農業內部融合、產業鏈延伸、功能拓展等六種類型,有針對性地開展創建;要著力探索多種產業融合模式,總結一批適合不同地區的農村產業融合商業模式,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要大力培育多元化產業融合主體,激發產業融合發展活力,探索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在農村產業融合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要不斷健全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為農民實現就近就業創業增收開辟渠道;要創新體制機制,破解產業融合發展瓶頸,率先探索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領風氣之先、開破題之門,以點帶面推動我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要切實落實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創建的工作要求,按照創建工作方案明確的目標任務,加強組織保障,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把握工作進度,完成創建任務;強化示范引領,及時總結推廣,全力推進我國農村產業融合加速發展。
杜海洋在致辭中說,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應對農村經濟新常態的現實選擇,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路徑。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扎實開展“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工程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工作,全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進程加快、模式增多、內容拓展、質量提升,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此次培訓班在潛江市舉辦,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我省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充分肯定,我省將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政策支持,深入推進全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吳祖云代表潛江市委、市政府和百萬市民誠摯歡迎參加培訓人員的到來。他說,潛江素有“水鄉園林、曹禺故里、能源新城、龍蝦之鄉”的美譽。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把蝦稻產業作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示范園創建為契機,大力推進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利益鏈“四鏈”融合發展,形成了集科研示范、選育繁殖、生態種養、精深加工、餐飲物流、品牌文化等于一體的完備產業鏈。目前,我市正大力實施潛江龍蝦“走出去”發展戰略,實現一二三產業潛江模式、潛江要素、潛江品牌的外向拓展。我市將乘此次會議的“東風”,堅持把產業融合作為主攻方向和有效路徑,大力推進蝦稻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品牌化、外向化發展,努力為全國現代農業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培訓期間,參加培訓人員先后來到潛江生態龍蝦城、潛江龍蝦學院、湖北交投萊克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華山(趙腦)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鐘祥市彭墩集團等地進行現場觀摩;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無錫市錫西新城產業發展集團的4位專家分別從示范園創建認定標準、拓寬融資渠道、農產品電商及智慧農業等方面進行了講解;現場舉行了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授牌儀式;浙江省德清縣、貴州省麻江縣、湖北省鐘祥市三個縣市的負責同志介紹了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經驗做法;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領導對下一步創建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第二批110個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單位負責同志,有關省(市、區)、計劃單列市、新疆兵團發展改革委農經處負責同志200余人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