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八月,序屬初秋,熱浪不減。行走在大街小巷,人們發現,綠色公園點綴全市、荒坡依勢披上綠毯、河道兩岸形成綠色長廊。最是那馬昌湖荷花映日,鳥語啁啾;百里長渠碧波漾漾,清風拂面……一幅幅碧水藍天的怡人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企業非法排污整治、固體廢物污染治理、餐飲油煙治理、秸稈禁燒管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業面源污染整治……上半年,一場場“生態環保戰役”接連打響。
多措并舉喜迎“潛江藍”
通透的藍天、成片的白云、絢爛的晚霞、雨后的彩虹……最近半年,一個新名詞“潛江藍”頻頻刷爆市民朋友圈。
“潛江藍”是否名副其實?市生態環境局拿出上半年全市環境治理成績單——空氣環境優良率76.2%;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83ug/m3、52ug/m3,穩居全省前列。
成績由何取得?記者走上街頭一探究竟。
臨近午時,園林城區深河路兩旁的餐館熱鬧起來。進入一家川菜館內,員工們正各司其職,迎接顧客的到來。廚房操作臺有序擺放,地面干凈整潔,廚師正拿著大勺翻炒鐵鍋內的底料,盡管記者與其相隔僅一個操作臺,但聞不到刺鼻的氣味。
“你看,這是我們安裝的油煙凈化設備,保證油煙不直排、不亂排。”順著店員手指的方向,只見兩臺標注著“餐飲廚房油煙凈化器”的設備被固定在鐵架上,設備的兩端分別連接著煙道,炒菜產生的油煙通過該設備得到凈化,排出的氣體達到排放標準,減少了對大氣的危害。
“現在餐館的油煙味小多了,我們吃飯都舒服些,真的是只聞飯菜香。”在一家燒烤店內,市民王女士和家人對餐館環境連連叫好。
對餐飲油煙的大力整治,是我市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的一個縮影。上半年,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制定了“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編制完成了《潛江市大氣排放源清單》;組織開展了城區大氣污染源專項調查、工業企業“散亂污”綜合整治和無組織廢氣專項整治;修訂完善了《潛江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上半年兩次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響應;大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督辦檢查,督促加強城區道路揚塵、建筑工地控管,進一步推進秸稈禁燒、城區禁鞭和工業污染源監管等工作。
治理大氣污染,讓市民在藍天白云下自由呼吸,潛江一直在努力……
強力推進護好“家鄉水”
“我家世居馬昌湖,荷花深處是吾廬。翠葉悅目連天碧,紅白花開上萬株。”戲劇大師曹禺的先輩萬徵,用詩歌盛贊馬昌湖的美麗。可在上世紀60年代,湖畔居民開始利用村集體灘涂養魚,幾十年過去,馬昌湖的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小的破壞。
如何重現馬昌湖“波光塔影,滿湖戲韻香”的美景?
今年來,我市組織相關部門對違章養殖進行深度清理。預計拆除房屋面積900平方米,清理魚塘13000平方米。
“馬昌湖退池還湖工作完成后,將對城市的排澇、防洪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群眾都很支持。截至目前,已經簽訂了70%的征收補償協議。”深河漁場退池還湖指揮部副指揮長龔鑒文告訴記者。
目前,馬昌湖退池還湖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大蘇湖水面連通工程已基本完成,馮家湖退池還湖規劃已制訂。馬昌湖的美麗景象,將在不遠的將來重現。
為打好“碧水保衛戰”,上半年,我市加快推進工業污染治理,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和黑臭水體整治,加強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嚴格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狠抓湖泊和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促進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至6月,全市境內主要河流總體水質狀況良好,漢江、東荊河水質穩定為Ⅱ類,田關河、西荊河、興隆河、東干渠等河流水質常年為Ⅲ類,3個省考核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2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標,全市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為66.7%,考核達標率100%。
頭頂一片藍天,腳踏一方凈土,手捧一汪清水……這是群眾的心聲與期盼。立足當下,一條條舉措硬碰硬,一項項目標實打實,水鄉園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我市正踩著時代的鼓點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