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處于膠著對壘的緊要關頭,防疫一線是巡察干部檢驗“四個意識”、檢驗初心使命、檢驗忠誠擔當的第一戰場。
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市委巡察機構立即啟動戰時部署,28名巡察干部轉入戰時狀態,火速出擊、直撲一線。
“戰時狀態要有戰時紀律,每一名巡察干部都要趕赴防疫第一線,把做好防疫工作作為第一政治任務。”市委巡察辦主任張皓要求全體巡察干部要當好疫情防控的“排頭兵”,戰斗在“最前線”,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調度下,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戰時狀態有滿腔熱血
“看到血庫缺血的消息,我非常著急,尤其像我這種稀有血型,存量更少,”RH陰血型的市委第一巡察組副組長吳凜說,“作為一名黨員,在社會需要的時候,就該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盡己所能作出貢獻。”
2月18日,吳凜響應市血站啟動的“獻血戰‘疫’,潛江有我”無償獻血活動,擼起袖子獻了400毫升“熊貓血”。
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滿腔熱血的吳凜除了“獻血”還“獻力”。2月8日以來,她一直在社區防疫一線值班值守,協助社區開展車輛通行管控、居民生活物資采購搬運、體溫測量等工作,為潛江早日取得戰“疫”勝利貢獻著自己的熱血力量。
“巡察是政治巡察,對于一名巡察干部,講政治始終要放在第一位。特殊時期,戰‘疫’沖鋒在前就是最大的講政治。”吳凜說。
戰時狀態有鐵肩擔當
疫情就像一面鏡子,能夠照出干部的忠誠度。戰“疫”需要的是干部的鐵肩膀和硬擔當。
“把我安排到防疫一線吧,我喜歡和村民們打交道。”市委巡察專員、老新鎮秀河村“第一書記”李紅華要求堅守一線,“打贏脫貧攻堅戰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都是光榮的歷史使命,我為能投入其中而倍感光榮。”
“父親是一名老黨員,已經奔赴防疫戰場了,我也要去一線,上陣‘父子兵’嘛。”市委巡察辦科長彭科主動請戰。
根據組織安排,兩人分別加入到市紀委監委駐秀河村和田李村防疫工作隊。
在督辦防疫工作時,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史兆青對奮戰在一線的干部說:“開展基層防疫工作要做到‘四清’,即認清形勢、理清思路、看清問題、摸清底數。秀河村要重點防擴散,田李村要重點防輸入。”
“阿姨,您在家帶孩子,也要把口罩戴上”“稍晚一些我再給您量一下體溫”……按照“四清”工作要求,他們的初心使命在日常瑣碎的防疫工作中有了厚重的底色。
戰時狀態有大局意識
戰時講服從、顧大局,方能百戰百勝。連日來,市委巡察干部積極投入到全市“雙報到雙服務”防疫工作大局中,下沉到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接受社區黨組織的管理和調度。
“‘雙報到’是方法,‘雙服務’才是目的。我們巡察干部一定要在防疫戰斗中把服務工作做到位,做到群眾心坎上。”參與小區值班的市委巡察組組長張厚銀說。
年近花甲的張厚銀有著二十多年的紀檢工作經歷,與腐敗分子斗爭“打頭陣”,與疫情斗爭他也是模范帶頭、以身垂范,迅速加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講解傳染病防治法,引導居民依法行動、依法行事。
“沒有防護衣/她說自己身強體壯百毒不侵/沒有護目鏡/她帶科室四處籌謀自創補給/沒有N95/她將每個醫用口罩極限服役……”有感于戰“疫”前線的最美逆行者,市委巡察專員唐敏以自己從事醫務工作的小姑子為原型,寫了一首現代詩,來表達自己對醫護人員的敬重,而表達敬重最好的方式就是行動。
“人員篩查甄別、重點人群管理、重點區域管控……”連日來,唐敏持續奮戰社區防疫一線,同她一起戰斗的還有她的民警丈夫,兩口子還為群眾提供微信“代購”送菜上門服務,成為戰“疫”“夫妻檔”。
“我是一名巡察干部,我的身份是黨員,在這場戰‘疫’中,我會發揮巡察監督的優勢,用責任和擔當堅守崗位,與大家一起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唐敏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