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工商窗口,有這么一位工作人員,大家都稱她是工商登記“活字典”,無論多復雜的登記問題,她都能耐心分析解答,無論多緊迫的工作任務都按時保質完成。她就是2020年二季度“潛江好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科副科長陳雯。
7月27日,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工商窗口,陳雯正在指導個體工商戶填寫變更經營場所的登記資料。
登記注冊工作是工商部門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其工作水平、服務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工商部門的社會形象。2014年以來,隨著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項新舉措新政策考驗著登記員的業務素質,人民群眾對工商窗口服務的要求也逐漸提升。
作為市場準入的把關人,陳雯肩負著政務中心窗口登記職責和全市登記業務工作指導的重任。她深刻地感受到,要貫徹落實商事制度改革這項繁重任務,僅靠熱情和激情遠遠滿足不了新時期登記注冊服務需求。
陳雯把支持經濟發展、堅持優質服務、讓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自己的天職,對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能進行了積極探索。為了讓投資者少跑路,她提出了推行“全市通辦”服務新模式的構想,目標是突破以往的轄區劃分,在全市范圍內,任何一個市場主體,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工商登記窗口,辦理任何工商登記業務。
“在市工商局上下的一致努力下,‘全市通辦’得以實現,進一步縮短了登記業務辦理時限。”陳雯告訴記者,現在業主們可以選擇就近的網點辦理業務,他們再也不用天沒亮就趕著搭最早一班車進城,不用在準備登記資料時爭分奪秒地往返兩地,這就像是開通了登記注冊“高速公路”,只要材料齊全,便可以就近快速辦理,解決的不僅僅只是人力物力成本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大家感覺到“辦事不難”,讓創業第一步邁得更穩當、更踏實。
針對政務服務中心工商窗口咨詢量大、登記任務重的問題,陳雯提出重構行政審批流程,在全市服務窗口首創推出咨詢導辦“叫號”登記,實行人員管理“一盤棋”,窗口辦事效率得到有力提升,市場主體辦照時間實現了“立等可取、一趟辦成”的效果,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紅利得到充分釋放,2019年我市企業類市場主體年度新登記總量2303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為了給市場主體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咨詢渠道,她又創造性的建立工商聯絡員制度,搭建“企業微信朋友圈網絡”溝通橋梁,用最便捷與人性化的方式解答申請人的疑難問題;同時,積極推動“金融系統無償代辦工商登記業務”的創新模式,力求給市場主體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渠道。
陳雯的同事--市市場監管局派駐政務中心副主任張莉告訴記者,“陳雯在自己不懈鉆研的同時,還積極幫助同事,面對不斷出臺的改革政策,她認真鉆研改革精神,積極開展業務實踐,犧牲休息時間收集整理各類登記業務指導材料,帶領大家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技能培訓。”
在陳雯的影響和帶動下,行政服務中心工商窗口隊伍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窗口精熟的業務水平為做好登記服務插上了“翅膀”,深受企業和群眾好評。
作為一名登記工作者,陳雯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堅守了26年。在從事登記的日子里,她勇挑重擔、積極履責,真心誠意為市場主體發展排憂解難,平均每年接待市場主體咨詢2000多人次,辦理各類市場主體登記2000多件,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勤奮敬業的工作作風和淡泊明志的人格魅力詮釋著對工商登記注冊崗位的忠誠和摯愛,被市場主體贊譽為“貼心人”。
“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陳雯的座右銘。獲評2020年二季度“潛江好人”的稱號后,她沒有驕傲。她說:“登記業務水平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為廣大市場主體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將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擔起登記崗位所賦予的職責,為潛江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