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并不富有,但我們卻很優秀。我會記住你們的關心與傾力幫助,今天我們被愛呵護,明天我們愿意貢獻自己回報社會。”9月8日上午,以670分錄取于華中科技大學的潛江學子鄭和坤,在全市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上動情地說道。
當天,潛江德風學校蒲公英劇場內掌聲雷鳴、氣氛熱烈。全市658名潛江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壇新秀、高考突出貢獻教師、功勛班主任、模范班主任、優秀班主任、模范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鄉村優秀教師和鄉村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等,在大會上受到表彰。
2020年,在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全市教學成績沒降反升,高考600分以上學生人數248人,比去年增加110人;重點本科上線率達25.23%;普通本科上線率58.2%;全市有7人被北大錄取(潛江中學5人,廣華中學2人),創下2004年以來高考最好成績。
活動為潛江中學和廣華中學兩個“2020年教育質量優勝獎單位”進行了頒獎,并分別給予了300萬元和200萬元運行經費獎勵,以鼓勵學校和教師隊伍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全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此外,中欣建設集團還為我市優秀貧困學生發放了50萬元助學金,幫助他們順利踏上求學之路,鼓勵困難學子發奮學習、立志成才,傳遞愛心,回報社會。
近年來,潛江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資源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優化教育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新期盼,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丁琴名師工作室
2017年,潛江落實教師津貼,人均增加年收入1萬元;2019年落實教師獎勵績效工資,人均增加年收入7800元;今年新建及改造教師周轉宿舍350套,教師待遇不斷提升,職業獲得感顯著增強。通過實施教師人才梯隊培養“寶塔計劃”,潛江涌現出大批名師、骨干教師及教壇新秀,培育出“全國模范教師”和“全國優秀教師”2名,成功創建張安芳、丁琴2個省級名師工作室。
通過“名校+”的集團化辦學模式,潛江形成以曹禺中學、園林二中、實驗小學、機關幼兒園為代表的24個教育集團,輻射11個鄉鎮、50所學校,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一步擴充。2018年試行教師“市管校聘”改革以來,累計100多所學校參加改革,我市成為全省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區之一。
當前,潛江投資20億元實施9所學校建設,將新增義務教育學位近1萬個。目前,高新區中學和曹禺中學泰豐校區已投入使用;高新區小學和曹禺小學校區計劃明年秋季投入使用;潛江中學新校區建設全面啟動,結束了城區長達20年未新建學校的歷史,有效緩解了“大班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