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農家書屋真的好方便,足不出戶就可以查閱新政策和種養殖知識。還有有聲讀物,直接點開聽就好,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再也不用費勁翻書了!”10月22日,在我市召開的農家書屋工作推進暨數字化建設培訓會上,來自全市各區鎮處的宣傳委員通過下載軟件、WIFI認證等,登錄湖北數字農家書屋app,進行了一番數字化的閱讀體驗。
為進一步提高我市文化民生工程惠民成效,提升農家書屋服務方式,拓展延伸農家書屋服務,推動農家書屋向數字化轉型升級,我市對各區鎮處宣傳委員進行了農家書屋數字化建設培訓,從平臺認證、圖書報刊資源利用,以及數字化平臺閱讀推廣等方面做了詳細地講解和指導。
“剛才我下載體驗了一下這個軟件,感覺非常好用,里面的內容很豐富,接下來我們鎮會組織全鎮26個農家書屋的管理員進行培訓,把設備發放安裝到位,積極引導廣大村民下載使用,進一步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熊口鎮宣傳委員徐瑤表示。
我市農家書屋建設工作自2008年啟動以來,共建成農家書屋393個。此次全市農家書屋配備數字化設備,廣大農民將通過設備利用手機實現免費的數字化閱讀。
“潛江是全省第一個農家書屋數字化全覆蓋的地市,村民通過數字化設備進行認證以后,他們的查閱記錄將顯示在后臺,哪些書籍看得人多,我們就多推送,哪些書沒人看,就少上架。”據武漢慧讀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楊晨捷介紹,湖北數字農家書屋終端內含經典名著、軍事政治、農林牧漁等近30種分類的正規出版圖書3萬余冊、有聲讀物3萬多集,平均每年保證有30%的更新量。
數字農家書屋的投入使用,將解決貧困地區群眾閱讀和技能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傳播全民閱讀理念,助力書香社會建設,打通公共數字文化“最后一公里”,讓鄉村群眾和城市居民一樣便捷地享受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的服務,充分體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