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賽迪研究院發布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榜單,潛江排名第88位,較上年進2位。連續3年持續進位表明我市縣域產業發展形成了持續的正向反饋。
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隱形發動機”,營商環境是創新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對縣域育先機、開新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4月22日召開的全市縣域經濟暨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會上,潛江對接下來的縣域經濟發展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了謀篇布局。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持續優化全市營商環境。潛江出臺《關于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具體措施》,圍繞優化市場環境、提升服務質效、減輕企業負擔、加強法治保障、完善工作機制等五個方面,制定措施30條(重點改革任務26條、保障措施4條),靶向發力,精準施策,努力將我市打造成為全省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企業獲得感最強的城市之一。
產業和企業是縣域經濟的核心支撐。為推動全市上下在鞏固“十三五”期間招商引資成果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力度,夯實產業基礎,我市制定《2021年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要點》,要求全年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0億元,同比增長15%;簽約合同項目120個,同比增加9.1%。其中,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12個以上,5-10億元項目13個以上,1-5億元項目39個以上;項目開工率達30%以上;捕捉招商價值信息260條以上。同時,從產業方向、招商方式、工作機制、考核督辦等工作重點進行了細致的安排部署。
此外,我市還結合政務服務工作實際,制定《潛江市優化政務環境重點任務清單》,圍繞積極打造更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這個總目標,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明確了6大目標任務,21項重點工作和49項具體工作措施,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和群眾的辦事體驗度和獲得感。
近年來,潛江把“躋身百強、進位百強”作為自覺行動,并成為全國工業百強縣(82位)。目前,湖北省把縣域經濟發展作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重要載體、重要引擎、重要塊狀經濟來抓,提出實施“三百”戰略,專門指出支持潛江等在“全國百強”中爭先進位。對此,潛江將發動思想解放引擎,讓“換道超越”成為推動潛江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思潮、新動力;發動鎮域經濟引擎,釋放鎮域經濟潛力,形成百花爭艷的發展格局;發動融入城市圈的引擎,“打武漢牌走融入發展路”,為潛江未來發展奠基;發動產業發展引擎,打造新能源、新化工、新材料、新特色四大產業集群;發動項目投資引擎,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發動招商引資引擎,通過“1(鏈長)+4(副鏈長)+8(市直部門)”的“鏈長制”招商,引來源頭活水;發動營商環境的引擎,力促經濟、環境、工業三個百強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