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最干燥的季節(jié),而且和秋天的干燥不同,春天陽氣生發(fā),這個燥是溫燥,而秋天的燥是涼燥。溫燥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形成可以燎原的“火”,使身體處于“干旱”狀態(tài),所以春天也是最容易上火的季節(jié),因此,春天防燥的時候要注意藥物和食物的性質(zhì),以偏涼一點最宜。下面跟隨潛江同城網(wǎng)了解一下吧!
1、香椿拌豆腐
早春三月,正是香椿上市的時候,也就是以谷雨前最為鮮嫩。在這個時候一旦你上火,香椿就是個可以去火的飲食方,那么就建議大家不要錯過良機。
香椿歷來被認為是一種“良藥”,性寒、無毒,具有補陽滋陰和清熱利濕還有利尿解毒以及健脾開胃等作用,怎么吃呢?可當蔬菜食用,也可以當茶飲。推薦一款清淡爽口和香氣宜人的應(yīng)季佳肴——香椿拌豆腐。
香椿聞起來十分的香,由于含有芳香族有機物和黃酮類等,含鈣量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豆腐屬于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比較容易消化和吸收,兩者搭配很好。
烹調(diào)方法跟小蔥拌豆腐一樣。把豆腐和香椿分別用開水焯一下,淋上自己愛的調(diào)料或醬料,當作一日三餐的小配菜,味道十分的好。適合中老年人及“三高”人群食用,對更年期和肥胖者也有很大的好處。
2、醋烹豆芽就管用
北方冬季十分的寒冷,在過冬時大伙體內(nèi)都會蓄存一些不少的熱量,但開春之后,氣溫轉(zhuǎn)暖,這些內(nèi)熱卻還無完全消除的話,留下來的余熱散發(fā)出來,就會造成喉嚨干痛,口舌生瘡等上火問題。在這段期間,的確有很大的人來營養(yǎng)科詢問如何通過飲食來降火,我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醋烹豆芽吧。
豆芽要選綠豆芽,在開水里邊先焯一下,撈起來晾干之后,在炒鍋里放點油和蔥段還有鹽以及味精,同時倒入一些醋,一起翻炒幾下就行了。綠豆本身就有清熱降火的功效,并且在發(fā)芽之后,不僅含有很多的水量,維生素c的含量還會大大的提高,在清熱解毒,利尿除濕方面,效果很好。
3、煲豬肉加夏枯草
談到清熱去火,首先就想到了夏枯草。這一種草多長在荒地里,春天發(fā)芽生長,夏至就會枯萎,味苦辛性寒,有助于清肝火。曬干后就成了藥材,中藥店里就可以買到,一般南方人用得比較多,用水煎服,對于清肝火和散郁結(jié),有很好的效果。現(xiàn)在市場上賣的許多涼茶里也都有它的身影。
這里推薦給大家一款以夏枯草為主料的傳統(tǒng)藥膳——夏枯草煲豬肉。現(xiàn)在就以一個人的量為例,選夏枯草20克裝紗布袋中,扎上口,如果再加瘦肉50克,切成片,一塊放入鍋內(nèi),文火燉至肉爛,然后再加入一點鹽和味精起鍋就可以了。
由于豬瘦肉也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和夏枯草合用,有利于清肝火,適用于眩暈、面紅、頭目脹痛等癥狀。
4、蘆根茅根湯
在現(xiàn)在的季節(jié)中,如果已經(jīng)感到明顯的干燥,可以連續(xù)一周都喝這個湯,這兩個藥物是入肺胃經(jīng),能養(yǎng)陰又能清熱的,特別是到了春天干燥時就要流鼻血的人更適合,清熱涼血止血,就是茅根的特性。
蘆根茅根各20克,到藥店就能買到。
做法:和煎中藥一樣,將兩味藥煎湯過濾出藥汁,就可以代替茶水飲用。
這個湯有粽子葉的清香,如果沒有糖尿的問題,可以稍微加點冰糖。冰糖是取自于甜菜或者甘蔗的,因為性質(zhì)偏涼,適合清肺滋陰。
5、山藥糯米粥
中醫(yī)認為,粥不僅是一種食物,還具有藥膳的輔助治療作用。熬粥時加入菊花、百合、山藥等食材,有助去火。
材料:將山藥去皮洗凈,切片備用;馬蹄削去外皮,切成丁;糯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大棗洗凈備用。
做法:鍋中加入冷水,放入上述食材,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慢燉約1個小時即可。
注意,糖尿病患者在飲用時不要放糖。
6、三花茶
三花是指:金銀花、菊花和茉莉花。
菊花味甘微苦,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有助清泄肝火。金銀花味甘性寒,氣味芳香,可清熱解毒。這款茶香氣濃郁,可提神醒腦、寧神靜思,有疏風清熱、養(yǎng)肝明目的作用。
做法:取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沸水沖泡。
7、潤肺汁
做法:用梨、荸薺和蓮藕一起打汁,只要感到咽喉部開始干燥發(fā)癢,就可以常喝這個汁,這樣能夠避免燥邪加劇,引發(fā)呼吸道疾病。
不過梨性寒涼,脾胃虛寒而致的大便稀薄和外感風寒而致的咳嗽痰白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