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酒文化歷史悠久,仿佛喝酒的多少代表著感情的深厚與否,但是往往很多人因為過度飲酒而造成了酒精肝,或者是更加嚴重的肝病。提醒,合理飲酒,別把悲傷留給我們的肝臟。下面跟隨潛江同城網了解一下吧!
飲酒要健康,應當遵循以下六大原則:
1、酒不與咖啡同飲
酒精傷身,咖啡因具有興奮、提神和健胃的作用,過量亦可造成中毒。如果酒精與咖啡同飲,猶如火上澆油,可加重對大腦的傷害,并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心血管負擔,造成的危害超過單純喝酒的許多倍,甚至更容易危及生命。
2、感冒后不喝酒
感冒者喝酒會加重病情。感冒病人,尤其是嚴重者大多伴有發熱癥狀,此時通常要服用退燒藥,一般多是撲熱息痛。一旦飲用了白酒、烈性酒,兩者產生的代謝物對肝臟將產生嚴重損害,直到完全壞死。
3、肝病患者應禁酒
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病伴有糖尿病的人應絕對禁酒,包括啤酒。肝炎恢復期和慢性遷延性肝炎,在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情況下,可酌量飲用啤酒,但一般一天不要超過半升。
4、酒后不宜喝茶
酒后飲茶不是好習慣。因為人喝酒后,80%的酒精由肝臟將其逐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排出體外,從而起到解酒作用。這種分解作用一般需要2至4小時,如果酒后立即飲茶,會使酒中的乙醛通過腎臟迅速排出體外,而使腎臟受到損傷,從而降低腎臟功能。同時,過多飲茶,入水量過多,也會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對于患有高血壓、心絞痛的冠心病人更為不利。所以,酒后最好吃點梨、西瓜之類的水果為宜。
5、酗酒后勿看電視
飲酒使眼睛充血,若飲酒過多,酒中的有害成分則對眼睛有較重的損傷,能使視神經萎縮,嚴重的甚至可導致失明。看電視可使視力衰退,而飲酒又損害視神經,二者同時進行,等于火上澆油,對視力大有損傷。因此,飲酒后一定不能急于看電視,老年人尤應注意。
6、酒后不宜服藥
酒類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藥物在酒后服用,可以增加毒副作用。如酒后服痢特靈、優降靈等藥,就會出現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反應;又如酒后服鎮靜藥、催眠藥、抗癲癇藥、抗過敏藥、降壓藥等,一方面可增加對大腦的抑制效應,而另一方面又使藥力陡增,超過人體正常耐受量,致使發生危險。
過節自然免不了大餐、好酒。既然喝酒就要會解酒,否則接踵而至的頭痛、頭暈、反胃、發熱等等,也會讓你不好受。解酒有藥解、食解之分,解決各種酒后不適,最好的辦法是用食物解酒,安全無憂。推薦22種解酒妙招,據說在坊間百用不爽,希望能幫到你。
飲酒前
1、按關沖穴解酒——促進酒精代謝
關沖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能夠促進水液的代謝,也有促進水谷之酒精代謝的作用。飲酒前,用指甲掐按無名指上小指那一側的關沖穴,能夠減少醉酒幾率。
2、牛奶解酒——保護胃黏膜
牛奶當中的蛋白質與胃酸相遇后,會發生凝固,貼附在胃壁上,有利于延緩胃對于酒精的吸收,并且可以保護胃壁免受酒精的刺激,從而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飲酒前先喝一杯牛奶。
3、芹菜解酒——消除胃腸不適、臉紅
芹菜能夠清熱除煩,平肝理氣、解酒毒。另外,芹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能緩解酒后的胃腸不適。將芹菜適量洗凈榨汁,可以在飲酒前后都飲用一些,還能幫助消除酒后的臉紅癥狀。
4、蛋清解酒——保護腸胃
雞蛋清遇胃酸而凝固變性,貼在胃壁上,可以有效保護胃黏膜,并緩解對酒精的吸收,快速消渴、清熱、解醉。可在飲酒前,取1~2只生雞蛋清服下。
飲酒時
5、豆腐解酒——預防醉酒
因為豆腐中半胱氨酸能夠促進乙醇的代謝,能減輕乙醇對身體的傷害。飲酒時,以豆腐菜肴作為下酒菜可以有效緩解和預防醉酒。
6、梨解酒——解酒護肝
中醫認為梨味甘酸性涼,有生津止渴潤肺、消燥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之功效。另外,梨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C等,能夠護肝,促進肝細胞代償。可以將梨切絲,和京糕條一起做成涼菜,餐中食用,或將梨切片熬成梨湯食用,都可解酒。
7、白菜解酒——減少酒后發熱
酒類多為辛甘大熱類型的食物,白菜有養胃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正好克制酒的辛散燥熱之性,能夠緩解酒毒,減少酒后口干、口渴,以及煩躁、發熱的癥狀。將白菜幫切絲,加食醋、白糖拌勻腌10分鐘食用。
8、柚子——消除酒后口氣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就記載了柚子能夠解酒。將柚子肉切丁,蘸白糖吃更是對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氣和臭氣有奇效。
9、吃面食解酒——快速增加體力
面食食用后可快速轉化成葡萄糖,有利于為人體供血并增加體能,由于它有發酵過程,還對胃酸有中和作用,食用后身體會馬上舒服起來。
10、藕解酒——緩解酒后干渴
藕具有除煩止嘔、生津止渴的作用,對于酒后干渴、嘔吐等癥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將鮮藕搗爛取汁飲服,對消除醉酒癥狀有一定的作用。
飲酒后
11、葛花解酒——分解酒精
葛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分解酒精、健胃、護肝等功效。《滇南本草》等多部藥典記載:“葛花解酒醒脾,治飲食不思、酒毒傷胃、消熱。”將葛花30克加適量水,煎湯飲服,解酒效果最佳。
12、醋解酒——分解酒精
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減輕酒精對人體的損害。醉酒時用米醋或陳醋60克、紅糖25克、生姜片5克,加水適量,煎后飲服。
13、生姜解酒——緩解惡心嘔吐
生姜具有溫中止嘔的作用,《大明本草》有治反胃嘔食,解酒毒,消宿食的記載。喝酒之后有惡心嘔吐癥狀,可取一小塊生姜含于口內,可止嘔吐。
14、甘蔗解酒——解酒補體力
甘蔗味甘性寒,清熱生津而解酒毒。甘蔗含有豐富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能夠有效恢復因為酒精代謝而造成的人體能量丟失。可以將去皮的甘蔗榨汁飲用,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15、豆湯解酒——減輕肝損傷
大豆卵磷脂對酒精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而大豆異黃酮能夠促進乙醇分解,降低血液中乙醇濃度,加速乙醇的排泄并保護肝細胞免受自由基和毒物的損害,從而有解酒的功效。用綠豆、紅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爛,豆和湯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緩解酒精中毒癥狀。
16、獼猴桃解酒——保護肝臟
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具有保肝、抗氧化等作用,可減輕乙醇對肝臟以及身體組織過氧化的損害,而且獼猴桃的解酒作用起效很快。可在酒后食用獼猴桃2~3個,然后在30分鐘后再食用2個,具有很好的解酒護肝的作用。
17、蘿卜解酒——消除酒氣
用生白蘿卜500克,洗凈榨汁,代茶飲服,每次一杯,飲2~3次,有解酒和消酒氣功效。或適量吃些生白蘿卜,都可有醒酒之效。
18、荸薺解酒——清熱解酒
中醫認為荸薺味甘性涼,有清熱生津、利咽化痰之功效,可解酒,除煩止渴。將荸薺20個左右削皮后,榨汁飲用,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19、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