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吃大蒜會危及健康!
肝病患者不宜吃:很多人認為,大蒜能抗菌抗病毒,于是就用吃大蒜來預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肝炎后仍然每天吃大蒜。這種做法對肝炎病人極為不利,因為大蒜對肝炎病毒沒什么作用,相反,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還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影響食物消化,從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惡心等諸多癥狀。另外,大蒜的揮發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貧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療。
非細菌性腹瀉不宜吃:發生非細菌性的腸炎、腹瀉時,不宜生吃大蒜。因為腸道局部黏膜組織有炎癥,腸壁本身血管擴張、充血、腫脹、通透性增加,機體組織大量蛋白質和鉀、鈉、鈣、氯等電解質以及液體滲入腸腔,大量液體刺激腸道,使腸蠕動加快,因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如果再吃生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促進滲出,使病情惡化。如果已經發生了腹瀉,食用大蒜更應該慎重。
眼病患者不宜吃:中醫認為,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傷肝損眼”,因此,眼病患者應盡量不吃大蒜,特別是身體差、氣血虛弱的病人更應注意,否則時間長了會出現視力下降、耳鳴、頭重腳輕、記憶力減退等現象。有些人患了近視眼或其他眼病,需要服用中藥治療,這時千萬要忌口,否則直接影響療效。
大蒜的作用
1、抗癌
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作用于腫瘤發生的“啟動階段”,通過增強解毒功能,干擾致癌物的活化,防止癌癥形成,增強免疫功能,阻斷脂質過氧化形成及抗突變等多種途徑,避免正常細胞向癌細胞轉化。大蒜含的微量元素,硒能殺死癌細胞,降低癌癥發病率。
2、抗菌消炎
大蒜是天然的植物廣譜抗菌素。紫皮大蒜揮發油中所含的大蒜辣素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尤其對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霉菌性角膜炎、隱孢子菌感染有顯著的功效。另據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一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
3、降血脂
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平均每日每人吃蒜20克的地區,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顯低于無食生蒜習慣的地區。研究人員對嶗山縣的50人進行測試,讓他們每日食生蒜50克,6日后測得血清總膽醇、甘油三脂及l3脂蛋白的含量均明顯低于實驗前。經常食用生蒜也有降壓作用。大蒜有效成分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4、抗血小板凝聚
大蒜精油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機理為改變血小板膜的理化性質,從而影響血小板的撮取和釋放功能,抑制血小板膜上纖維蛋白質原受體,抑制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原結合,影響血小板膜上的硫基,改變血小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