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指肺氣上逆作聲,咯吐痰液而言,為肺系疾病的主要征候之一。分外感咳嗽加內傷咳嗽兩種。西醫學的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等,是常以咳嗽為主要癥狀的疾病,與中醫學咳嗽相合。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十一個有效偏方治療咳嗽,如下:
外感咳嗽方
【組成】麻黃3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五味子5克,干姜5克,薄荷6克,瓜蔞仁6克,炙甘草3克,山藥18克,鉤藤9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分2次溫服。
【功效】止咳化痰,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咳嗽、發熱、惡寒。
【來源】現代著名中醫學家,山東省中醫研究所劉惠民教授驗方。
青白止咳方
【組成】青果5枚,白蘿卜半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化痰止咳利咽。
【主治】咳嗽,咽部紅腫。
【來源】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兒科王伯岳主任醫師驗方。
止咳湯
【組成】白前、前胡、杏仁、甘草、荊芥、防風、連翹、貝母、桔梗、蘆根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月經不準而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者。
【來源】中國中醫研究院岳美中教授驗方。
清肺止咳方
【組成】北沙參9克,炒黃芩9克,麥門冬9克,甜杏仁(打)9克,川貝母(打)9克,白人參5克,川百合9克,冬瓜子9克,瓜蔞皮9克。
【用法】每日1劑,煎2遍,分3次溫服。
【功效】清肺熱,化痰益氣止咳。
【主治】咳嗽痰多,口干自汗。
【來源】解放軍總醫院陳樹森教授驗方。
溫陽止咳方
【組成】肉桂粉3克(吞服),制附片3克,炮姜3克,炒潞黨6克,炒白術9克,炙黃芪12克,炙遠志4.5克,炒熟地6克,炒山藥12克,米炒南沙參9克,夏枯草3克,炒子芩1.5克,熟棗仁18克,煅龍齒15克,法半夏6克,炒秫米30克(煎湯代水煎藥)。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溫脾腎之陽,稍佐清肺。
【主治】脾腎陽虛之咳嗽,痰多、口干不欲多飲,便溏,舌苔灰黑而潤,脈象重取沉細無力。
【來源】南京中醫學院鄒云翔教授方。
辛涼輕宣方
【組成】冬桑葉、杏仁泥、炒枳殼、前胡、甘草各10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可續服3~5劑。
【功效】辛涼輕清宣散。
【主治】咳嗽、喉癢、氣逆作嗆。
【來源】湖北中醫學院著名老中醫張夢儂教授驗方。
清肺定咳湯
【組成】金蕎麥20克,魚腥草(后下)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天漿殼12克,化橘紅6克,蒼耳子12克,枇杷葉(去毛包)10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痰熱蘊肺,久咳不愈,黏黃質稠,咯唾不爽。
【來源】全國著名老中醫朱良春主任醫師驗方。
辛潤理肺湯
【組成】帶節麻黃4克,帶皮杏仁(去尖)10克,炙甘草6克,桔梗5克,佛耳草(包)10克,橘紅5克,當歸10克,炮姜4克,生姜1片。
【用法】用適量水將藥浸泡30分鐘,然后煎煮30分鐘,每劑煎兩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辛潤理肺。
【主治】涼燥束肺,氣逆干咳。癥見:干咳無痰,喉中燥癢,癢甚咳甚,晨晚最劇,甚時咳則遺尿,胸膺隱痛,咳聲嘶急;蛞娍┭I鄡籼Ρ∮薪,脈細或弦。
【來源】南京中醫學院教授名中醫丁光迪驗方。
復方蟬衣枇杷葉湯
【組成】蟬衣、桔梗各6克,炙枇杷葉15克,牛蒡子、象貝、前胡紫苑、車前子、車前草各9克,甘草4.5克,黛蛤散(包)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疏散風熱,宣肺化痰。
【主治】風熱咳嗽。
【來源】浙江省名老中醫唐福安主任醫師驗方。
解郁宣肺止咳方
【組成】柴胡12克,黃芩12克,半夏10克,細辛6克,五味子10克,生姜或干姜10克,杏仁10克,枳殼10克,甘草6克。
【功效】解郁散邪,宣肺止咳。
【主治】外感咳嗽。癥見夜間咳甚或晝夜陣咳,吐泡沫痰或清稀痰,苔薄白或薄黃而潤,舌質正;蚱t,脈弦細、弦數或弦,病程1周以上者,其效頗佳。
【來源】瀘州醫學院汪新象教授驗方。
截咳基本方
【組成】百部9克,天將殼3只,南天竹子6克,馬勃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截咳清熱。
【主治】咳嗽。
【來源】全國著名中醫專家姜春華教授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