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41歲。患者舌冷且強一周 余。發病前與家人因小事生氣動怒后,突然 氣閉倒地,四肢厥冷,長吁氣醒后,即覺舌 冷至今。診見頭目暈沉,神情呆滯,時清時 昧,胸悶常太息;素有脅肋胃脘脹痛,咯痰 不爽,現在更甚,身困乏力,二便正常,月經 后期白帶多,舌暗、苔白膩厚,舌體伸縮轉 動較緩慢,脈緩滑。思其雖然感覺舌冷,然 而并無陽氣衰敗之象,參合脈證,診斷為氣 郁痰結,阻于絡道致陰陽不調。方用滌痰湯 合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白芍、法半夏、枳 殼、香附、佛手、川芎、竹茹、膽南星各10 克,石菖蒲、陳皮各15克,遠志、琥珀、甘草各6克, 丹參2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劑。藥后復 診,舌冷呈間斷性,胸悶、脅痛、頭暈均好轉。上藥 隨證加減,共服10劑,舌冷諸癥消失。
按:該患者素有脅肋胃脘脹痛,咯痰不爽,白帶 多等肝郁脾虛、濕痰內生之象。此次發病,又起源 于憤怒氣逆.陰陽氣不相順接而發厥證。肝脈貫膈 入胃絡舌.氣逆則濁陰夾痰上犯走絡。致使舌冷而 強。故用調氣開郁、健脾化痰,使氣機調和、痰濁消 散.陰陽相交而諸癥消失。 (林利華)
陰囊瘙癢臨床治驗
陳某,男,36歲。患陰囊瘙癢多年, 經多家醫院診治,服用多種止癢藥物療 效不彰而來就診。患者自訴,陰囊瘙癢, 痛苦莫名,陰囊抓過后長出很多疙瘩,甚 者瘙癢疙瘩連成片狀,小便黃色。察其 舌,舌質鮮紅,苔白膩,脈沉細。筆者辯證 為腎經濕熱下注。治宜清熱除濕,祛風止 癢。方用:黃柏9克,蒼術15克,薏苡仁 30克,牛膝6克,土茯苓15克,苦參15 克,白鮮皮10克,地膚子9克,蛇床子9 克,白蒺藜12克,甘草6克,車前子15 克。5劑,水煎服,每日1劑。 藥后復診,患者自訴癥狀大減,效不 更方,原方續服10劑。諸癥消失而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