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可見牙疼對于一個人的殺傷力有多大。它是口腔科牙齒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可見于西醫學的齲齒、牙髓炎、根尖周圍炎和牙本質過敏等。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牙痛發作或加重,屬中醫的“牙宣”、“骨槽風”范疇。
為了預防和應對牙痛癥狀,下面的方法也許幫到經常牙疼的人:
1姜片炙法
先準備好鮮姜1片,艾絨2—3壯。然后將鮮姜片切成大約五分錢硬幣的形狀大小,放在牙痛穴或者合谷穴(即手掌面第三、四掌骨距手掌指紋1寸的位置),艾柱放在姜片上,連炙2到3壯。左側牙痛炙右側穴,同理,右側牙痛炙左側穴。還可以同時炙下關、絲竹空、頰車,如果是上顎牙痛可配四白,下顎牙痛可配承漿。
2柏樹籽止痛法
在中醫的角度來說,柏樹籽又名柏子仁,含有脂肪泊約14 %,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組成,還含有少量揮發油,皂甙、蛋白質、鈣、磷、鐵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養心安神,鎮靜神經的作用。由于胃火,酸甜辣過敏或者口腔潰瘍等原因引起牙痛時取晾干備用的柏樹籽適量,食醋浸泡。大約10分鐘后將經處理的柏樹籽咬在牙痛位置即可。
3指尖刺激法
靠近手指指尖的點也能舒解牙痛。每只手指都相對于上下齒的某一、二顆牙齒……也就是說你的大拇指對應到門牙,而食指則對應到犬齒,以此類推。如果你是右后半的牙在痛,就應該按壓右手中指尖,如果是左臼齒疼痛,就壓左手小指尖。這個點是位于指甲下方甲床表皮,要找到這個點,可以將手平放桌上,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或食指,探查相對應于疼痛牙的手指指甲下那一點,壓時會感覺到敏感而且有點刺痛,每次壓30~60秒。
4藥汁漱口法
一般來說,大家都是習慣用鹽水漱口來治療牙痛,一來可以止血,二來可以殺菌,但是要有效治療牙痛,不妨改用藥汁漱口。牙痛時,取五倍子10克,加水600毫升,武火煎沸后改文火煎15分鐘,取汁約250毫升,喝一大口含口漱,片刻后吐出,建議重復幾次,直到牙痛有所緩解為止。
5外耳道酒精法
曾遭受過牙痛痛楚的女性都知道,痛楚都會延伸到耳朵神經,那是因為口腔的外感神經直接連通到耳道,因此,如果牙痛,可以嘗試用棉球蘸高濃度白酒或95%酒精適量,塞入外耳道中,使其與周圍皮膚密切接觸。若酒精揮發快,可滴些白酒在疼痛的耳側,幾分鐘后,痛楚會消失。
這里溫馨提示大家,我們應當堅持每天刷牙,清潔口腔,保持牙周健康,盡量預防牙疼產生。另外,牙疼若是已經十分嚴重,還是建議及時就醫問診,確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