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口臭病多由脾胃積熱或食積不化所致。有些人口臭較為嚴重,可以聞到自己的口氣。但有些人需要通過他人反映,才意識到自己有口臭。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嚴重影響了口臭病患者的正常社交和心理健康。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陳瑞芳指出,如果胃腸道消化功能減弱,小腸不能充分吸收食物中的精華,食物達到大腸時會形成食積滯留腸道,并釋放臭氣。
食積會使老年人容易患上感冒,并出現口臭、胃口欠佳和腹脹等問題。因此,要祛除令人尷尬的口臭問題,最重要是調理好脾胃。
口臭偏方釋疑
口臭偏方一
谷芽麥芽飲
谷芽、麥芽各15克。加入適量清水與谷芽、麥芽一起煎15分鐘,稍放涼后代茶飲用。
此品具有消食導滯、行氣和胃的作用,對于食積停滯引起的口臭,兼有脘腹脹痛、大便不利者有一定的療效。
口臭偏方二
布渣雞內金茶
布渣葉、雞內金各10克。將雞內金稍沖洗后,加兩碗水與布渣葉同煮20分鐘,可代茶飲用。
此品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可緩解消化不良所致的口臭、噯氣及食欲不振。
口臭偏方三
石斛瘦肉湯
石斛15克,瘦肉100克,食鹽適量。先將瘦肉洗凈、切塊備用,再洗凈石斛,然后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時,最后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此品具有益胃養陰的作用,能夠治療胃陰虛證引起的口干、口臭、食欲不振、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癥狀。
口臭偏方四
獨腳金煲豬橫
獨腳金10克,豬橫1條,排骨150克,蜜棗2粒,食鹽適量。把獨腳金洗凈,加水600毫升,水煎30分鐘,去渣取汁,然后將豬橫下部的白色脂肪全部切除,再沖水、切塊,與排骨一起放入湯鍋,先用武火煮獨腳金15分鐘,再加入豬橫用文火煮30分鐘,調味后即可飲用。
此品具有健脾消積、生津潤燥的作用,常用于治療脾臟虧虛引致運化功能失常,患者可見口臭、腹脹、腹瀉、食欲不振和體倦乏力。
口臭偏方五
白蘿卜
鮮白蘿卜1個,姜、蒜、食用油、鹽各適量。將姜、蒜切粒,白蘿卜洗凈、切片備用。放入適量食用油于鍋中,待油溫升高后放入姜、蒜,爆香炒鍋。再加入白蘿卜翻炒2分鐘,最后倒進適量清水至熟透即可。
此品具有消食化滯、健脾開胃的功效,適合濕熱內困,伴有口干、口苦、口臭,尿黃而短,舌紅,苔黃膩,脈濡數者食用。
醫生經驗方
陳瑞芳主任提醒,患有牙周炎、牙結石等口腔疾病的病人也可出現口臭癥狀,單靠中藥治療通常療效不顯著,此類患者需及時到口腔科進行治療后,然后進行中醫辨證診治,選擇適合的湯藥治療。
法夏瀉心湯加味
夏枯草、谷芽、麥芽、黃芩、黃連、法半夏、大棗、太子參、甘草。
此方具有消食導滯、除濕瀉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虛實夾雜證而致的口臭,患者可伴有食少氣短,神疲困倦,頭身沉重,腹脹腹瀉等癥狀。
神曲布渣葉茶
蛇舌草、蒲公英、神曲、甘草、布渣葉。
此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于脾胃濕熱所致的口臭,渴不欲飲,脘腹脹悶,體倦身重,大便稀薄,舌苔黃膩,脈濡數等癥狀。
沙參麥冬飲
沙參、麥冬、石斛、麥芽、谷芽。
此方具有益胃養陰、開胃消食的功效,能治療胃陰不足引起的口臭,患者可兼有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干舌燥,心煩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四君子湯加味
太子參、云苓、白術、甘草、谷芽、麥芽。
此方有益氣生津,健脾和胃的功效,對于脾氣虛弱導致的口臭有良好療效,患者常伴有腹脹納少,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舌苔淡白等。
Tips
一、勤刷牙:
在三餐后盡快刷牙,可減少發生口臭的機會。
二、減少食量:
飲食過量會加重消化不良的情況。
三、不抽煙、少喝酒:
嗜煙酒之人通常口氣比較重。
四、咀嚼茶葉:
餐后咀嚼少量茶葉能緩解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