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走進市特殊教育學校。課間操后,十來個學生已迫不及待踩著輪滑鞋溜向操場。教師杜業菡迅速幫助幾個年紀稍小的學生穿好裝備,三步并作兩步走到輪滑隊伍最前面,為學生加油鼓勁,爽朗的笑聲久久回蕩在操場上空。
難以置信,這個場景出現在市特殊教育學校,那些矯健的身姿和自信的面龐,來自一群“特殊”的孩子們。杜業菡和她的同事們曾頂著“他們穿上輪滑鞋肯定站都站不穩”等質疑,堅持給這些“折翼天使”教授輪滑?粗⒆觽兪炀毜赜柧殻艠I菡臉上寫滿了欣慰和自豪。
“聽說杜老師獲評‘潛江好人’稱號,我們所有的家長都覺得她當之無愧。杜老師對待孩子們特別有耐心,孩子們很喜歡她,都親切地稱她為‘杜媽媽’,我們也很放心把孩子交給她。”家長初女士對杜業菡評價頗高。
2000年,19歲的杜業菡從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畢業后,到市特殊教育學校成為一名特教老師。當踏進教室那一刻,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她便下定決心獻身特教事業,努力做一名特教好老師。
“孩子們的一句‘老師好’,讓我有一種使命感,想成為他們的老師。”杜業菡說,在普通學校,學生擁有很多優秀老師,不缺她一個,而在特殊教育學校,師資力量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度遠遠高于普通學校。
不同于普通學校的教學,在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課上,杜業菡要用夸張的口型,配合多樣的肢體動作,帶著孩子們一遍遍朗讀,才能讓他們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這樣的語文課,杜業菡已經上了24年。
24年來,杜業菡堅守扎根特教的信念,把愛播撒給最需要關懷的殘障學生。她鉆研打造融合的課堂,努力實現生活與課程的融合、教育與康復的融合,補償學生的身心缺陷。只要是對學生、對學校好的事,她都會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她就像特教戰線上的堅強戰士,將青春之花綻放在摯愛的特教土地上,讓每個殘障孩子都平等地接受優質教育,為“折翼天使”們插上騰飛的翅膀,幫助他們超越障礙實現夢想。她還秉持“醫教結合”的理念,以學生能力提升和潛能開發為目標,開設皮影、面塑等校本課程,讓學生在非遺技藝傳習中提升審美能力,鍛煉手部精細動作。
生命因愛而精彩。作為一名特教老師,杜業菡潛心關愛著這群孩子,用愛心滋潤遲開的花朵。近年來,她引領團隊發展,帶領青年教師開發校本課程,制定培智教育評價方式,為全市90余名不能到校就讀的重度殘障少年兒童提供送教服務,將康復訓練、知識講座、生活經驗融為一體,用心用情為每一位殘障兒童創設有溫度的家庭課堂,鼓勵孩子們勇敢地站起來邁出前進的一步,使孩子們在家也能享受到師愛的溫暖。
如今,杜業菡已成為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骨干力量,將帶領更多青年教師,把青春揮灑在特殊教育這一不平凡的事業中。“我們個人的力量也許很有限,但是只要我們堅持去做,小小的溪流終有匯成大海的一天,愛的星火也必將化為溫暖人心的太陽。”杜業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