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戶外服裝又“爆單”了。
綜合多電商平臺,戶外功能類產品成為大熱品類。截至10月31日晚8時,僅天貓平臺,已累計373個戶外功能類產品品牌成交破億。作為本次的“銷冠”,以沖鋒衣為代表的戶外潮流服飾勢頭強勁。
蛋糕如此誘人,致力于建設全國優質戶外服裝供應鏈基地的潛江,心動不如行動。
技術創新驅動核心引擎
近年來,戶外運動漸成風潮,戶外服裝市場需求應勢走高,成為行業新“藍海”。
11月13日,在湖北聯奧戶外用品公司生產車間,縫紉機運作聲此起彼伏,裁片、縫合、裝拉鏈,工人們加緊趕制各類沖鋒衣訂單。
“我們現在6條生產線已經全負荷運作,訂單都是HH(哈里漢森)這種歐美一線戶外品牌,產品主要出口到歐美地區。”湖北聯奧戶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魯柏生介紹。
今年,聯奧的國際訂單量較往年增加了70%,靠的就是三層壓膠這項核心技術,將表層衣料、防水膜、襯里三層都壓合在一起,配以特殊服裝面料,可以防水防寒。由聯奧生產的高端戶外服裝,曾作為南極科考隊員的工作服裝,能抵御零下60攝氏度的極寒天氣。
除了防寒等基礎功能外,企業還在設計中加入了智能化元素。“這款戶外服,右口袋藏著一個USB接頭,不僅可以給手機等電子產品供電,還可以通過外接移動電源,持續實現充電保暖、電子追蹤等多種功能,這些智能穿戴裝備可以讓戶外運動愛好者在戶外運動發生意外時,多一重安全保障。”魯柏生拿著最新款戶外服展示道。
這幾年,聯奧先后投入1300多萬元,通過研發新產品、拓寬產品品類寬度、優化產能布局,產能同比增加了70%,客戶數量也實現60%的增長。目前,聯奧已與亞歷山大王、始祖鳥、迪桑特等6家全球知名高端戶外品牌保持穩定的合作關系。
此外,該公司還規劃新建1.7萬平方米廠房、1500平方米開發中心,預計2025年可以建成投產。屆時,公司將有20條生產線、各類員工600人、年產約100萬件高品質戶外服裝產品。
談到未來,企業也充滿信心。他們表示,將為客戶提供更多面輔料選擇、技術參數設定和更優的生產工藝、版型以及用量需求審定等完整技術支持和服務,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枝獨秀不是春。目前,我市已聚集利維高、聯奧、東顥、比帆等100多家戶外服裝企業,年產高端戶外服裝500萬件以上,是始祖鳥、迪桑特、凱樂石、探路者、諾詩蘭、攀山鼠、HH(哈里漢森)等國內外知名戶外品牌重要合作伙伴,被希音、亞馬遜、唯品會等國際國內大型電商平臺作為優選制造城市。
智力支撐鏈接產業未來
作為我市戶外服裝另一領軍企業,奧瑟夫制衣公司今年又有了新動作。
他們投資6000萬元,準備打造一個3萬平方米的智能服裝生產區域,AI自動制版、軟件智能搭配、智能裁床,確保生產過程中衣服不落地、不褶皺,從而優化服裝加工工藝。眼下,公司正在招收、培訓新員工,以適應新設備生產需要。
“我們已經成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合作院校的學生直接來我們的生產線上進行實操,提前熟悉設備,畢業后就可以直接進入我們的智能流水線,只有足夠高的熟練度,才能讓我們的品控管理領跑行業。”湖北奧瑟夫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禺銘介紹。
產業發展,技術是核心,人才是關鍵。“潛江裁縫”聲名遠播,可也不得不面對人員逐步老化,后繼乏力的困境。
如何培育新時代高素質“潛江裁縫”?市委、市政府舉全力謀篇布局,積極鏈接資源,攪動“一池春水”。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專門設立了潛江服裝產業學院,開設與服裝設計、服裝工藝、服裝營銷、服裝直播電商等工作領域相關的專業5個,在校生1720人,還與聯奧、比帆等服裝企業商討開設服裝專業訂單班,通過出臺激勵政策,引導畢業生留在我市服裝企業實習、就業,不斷為潛江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依托高校平臺,江漢藝術職業學院還堅持服務導向,緊盯行業企業需求,通過整合校內外資源,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幫助我市紡織服裝企業改良生產工藝、提升員工技術技能水平。
“我們與武漢紡織大學等專業院校對接,積極邀請相關專家到企業進行指導,面向企業一線員工開展服裝制版、縫紉工、時裝技術等技能培訓。”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說。
育才還要招才、留才。今年以來,市人社部門緊緊圍繞構建“大就業”工作格局,設立用工服務專員,扎實開展招聘活動,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全力保障紡織服裝企業用工。
尤其聚焦紡織服裝產業用工需求,統籌組織開展服裝縫紉相關技能培訓,提升全市縫紉工技能水平,為企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面向企業新入職和轉崗職工,打造“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今年,市人社部門積極與東顥、浩為、佳興等20余家紡織服裝企業進行了對接合作,為1259名員工提供了服裝縫紉技能培訓,撥付培訓補貼105.96萬元,并核發就業創業培訓合格證1259人次。
平臺建設凝聚集群效益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步,歷經四十多年發展,潛江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由家庭手工作坊,到規模化大工廠,再到百億級產業集群的蝶變升級。
從小變大,從分散到集中,資源有效聚集,產業發展定位更明晰——建設全國優質戶外服裝供應鏈基地!
為此,我市在全省率先研究出臺支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攬子”政策,設立2億元產業發展基金,特別是緊貼企業所需,重視科技創新,加大智能改造補貼支持力度,配套資金支持一批企業開展智能化數字化設備改造,勞動生產率提高30%以上,比帆制衣被評為全省智能化數字化示范企業。
為積極承接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潛江堅持規劃引領、體系打造,高標準建設紡織服裝產業總部和占地1000余畝的產業核心園區,同步打造以多個特色鎮區為依托的服裝產業集聚區,加快構建“1+1+N”的紡織服裝產業布局。中倫云尚智城項目致力于構建企業全周期成長生態圈,獲評湖北承接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示范園區,一期滿園、二期開工,簽約入駐企業34家,聚集產業工人4200余人。堅持主動出擊、精準對接,成立華紡鏈潛江分公司,已上鏈企業552家,合同簽約6251萬元。
核心園區加快建設,產業內核動力持續增強。在張金、龍灣、浩口等地,傳統優勢依舊給力,讓戶外服裝產業在各地開花。
目前,全市現有紡織服裝市場主體2312家,規上企業71家,市域內從業人員10余萬人,年生產加工能力達2億件,產業集群規模超300億元。
集“散”為“整”、聚“特”提“亮”,是潛江乘著戶外的風口,向“新”出發的源源動力與能量。
“我們將持續推進紡織服裝向戶外板塊聚焦,實施富晟旺、悠度戶外、中倫戶外運動產業園等項目,強化捷客威、快樂方程等自主品牌培育,建設全國優質戶外服裝供應鏈基地,著力打造千億產業集群。”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