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記者走進周磯街道荊橋村五組,一幅環境優美、和諧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映入眼簾,一座座精致整潔的農家小院,平坦整潔的瀝青路通往家家戶戶,坐在門前的村民們有說有笑……
“我們以前的生活環境非常差,村里綜合整治后,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的雜物清理了,如今村里道路寬了、房子美了,環境好了,村民的思想素質也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了。”荊橋村五組居民周定永高興地說。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
曾經的荊橋村垃圾亂扔、污水亂排、雜物亂堆,環境衛生較差,有些道路沒有硬化,村民出門要走泥巴路。
如何徹底改善村里面貌,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荊橋村“兩委”從群眾最關心的人居環境著手,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
“契機來自于我們村被納入全市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村建設。”荊橋村黨支部副書記陳睿告訴記者,好消息傳來后,村里立即組織村民召開“村組夜話會”,圍繞農村人居環境“建成什么樣”“怎么建”,通過入戶走訪、召開群眾代表會等方式,聽取群眾意見,尊重群眾意愿,從村民最關心的共性問題入手,共同商定共建項目。
“通過廣泛的宣傳工作,村民們逐漸意識到美麗鄉村治理的重要性,自覺革除了陳規陋習,現今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后期,將著力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激發群眾參與的內生動力,把黨員群眾變為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主力軍。”陳睿說。
根據群眾意見,村里決定從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人居環境整治、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基層治理和諧穩定等幾個方面入手,打造幸福新家園。
近年來,荊橋村把整治村風文明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延伸村莊建設工作“觸角”,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村容村貌,不斷滿足村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群眾融入共同締造,村莊不僅美了“面子”,更發展好了“底子”。
作為全市共同締造試點村的荊橋村,通過以點帶面、以點促面來推動其他村組建設進程,使村“兩委”干部由“獨唱”,變成了黨員、干部、群眾“大合唱”的局面,使群眾觀念從“要我干”轉向“我要干”,按照“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相結合的模式,形成支部強、產業興、村落美的新鄉村格局。
通過一系列整治,荊橋村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提升,也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人居、出行、民生條件。
如今,荊橋村上下正掀起共同締造活動熱潮,在活動深入推進中,干部群眾的心近了,群眾參與建設的熱情高了,美好生活的愿景也正在一步步的實現,一幅和諧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