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馬蹄疾。2月19日,市委書記向斌帶隊組團赴廣東廣州開展紡織服裝產業對接,找項目、引企業、搶訂單,釋放開放積極信號,為產業發展集聚新動能。
乘著承接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春風,我市將客場變主場,邀請300余位客商和商協會代表齊聚一堂,共話潛江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和未來;開展招商推介,成功簽約紡織服裝產業項目64個,協議引資121.6億元,為產業振興充實了項目底盤和發展后勁。
廣服跨境供應鏈平臺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服裝華中生產基地項目就是此次簽約項目之一。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潛江紡織服裝產業有實力,尤其是“潛江裁縫”資源得天獨厚,參加這次產業對接會讓他們看到機遇。
“我們想通過做好跨境電商平臺,復制成熟的‘快反’模式,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提高貨品周轉率,賦能產業轉型發展。”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跨境電商供應鏈分會會長胡合斌說。
此次對接會成果豐碩,得益于潛江紡織服裝產業一步一個腳印的產業生態,和未來可期的發展前景。
產業對接會上,我市正式發布支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三條”措施,從支持做大做強、品牌建設、穩崗強崗、平臺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優化紡織服裝產業政策,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量身定制了支持云尚智城和壹中心發展的專項扶持政策,主要是用好用活云尚智城和壹中心兩個平臺,承接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形成“1+2”的紡織服裝產業政策體系。
“2021年11月,我市研究制定了支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二條’措施,有力夯實了基礎、激發了后勁、挖掘了潛力。”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坦言,通過部門和企業反饋,“十二條”還存在支持力度不夠、吸引力不足等問題。當前,面對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陸續向內陸地區轉移的重大機遇以及周邊縣市競相發展的態勢,我市對“十二條”政策進行修訂完善,以更大力度支持紡織服裝產業擴能提質增效,促進全產業鏈整體躍升,打造紡織服裝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潛江紡織服裝產業政策很好,在我們入駐時,政府對生產經營、設備購置等方面都有補貼,這很吸引人。”湖北欣源輔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屠俊說。
談到為何青睞潛江,除了政策這一敲門磚,更是因為嗅到了重大商機。此前,在中倫·云尚智城的推介下,屠俊和其他企業家到潛江實地考察,了解到潛江紡織服裝產業雖然基礎很扎實,但在原輔料加工這塊較為欠缺,而這恰恰又是他們公司的強項。
正是看到其中巨大的發展空間,這才堅定了屠俊投資的決心。“產業鏈企業集群發展,才能互助互利,做大做強。”作為潛江人的屠俊希望,潛江能出臺更多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潛商“回家”,助力企地雙贏發展。
招龍頭、引鏈條、聚集群,眼下,我市正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結構調整和能級提升,力爭匯聚10萬“潛江裁縫”,培育百家規上企業,打造立足湖北、輻射中西部、面向全國的千億產業集群,建設中部優質紡織加工基地、中國電商品牌服裝快反中心、全球休閑戶外服裝高端制造基地。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在采訪中表示:“近年來,潛江高度重視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建立了園區,成立了專業協會,出臺了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為承接廣東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打下了堅實基礎。此次產業發展對接會,是潛江紡織服裝產業對外展示的一個非常好的契機,一定能讓更多廣東企業看到潛江、了解潛江、投資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