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大地復蘇、生機萌動,一幅幅“人勤春來早,田間耕作忙”的新畫卷在潛江大地徐徐鋪展。
2月27日,白鷺湖管理區肖橋辦事處5隊蝦稻田間,農工徐國江正嘗試以沼液肥水養蝦。望著籠中魚蝦,他喜笑顏開。
“這是我昨天下的地籠,今天就收獲了不少魚苗和蝦苗。”徐國江介紹,肥水養蝦可以有效增加水體溫度,讓蝦稻田里的魚蝦不懼倒春寒的影響,還能增加池中有機肥含量,在不增加勞動強度的情況,獲得蝦、魚雙豐收,大大提高養殖的整體經濟效益。
“現在家中30余畝地,每兩天收一次地籠,每次純收益2500元左右。”徐國江表示,雖然目前效益不凸顯,但有國家政策補助,自己對這種新的養殖方式有信心,會持續試驗下去。
走進豐鷺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只見田間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工人們正搶抓農時,整地、挖溝、搭鋼棚,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當前天氣晴好,合作社正組織農工抓緊春耕備耕工作。目前主要是整田施肥和覆膜,確保3月底辣椒、茄子、番茄、黃瓜的育苗移栽工作。”合作社生產管理負責人胡中新說。
目前,該合作社已整地40多畝,計劃種植螺絲椒、西紅柿、豆角、黃瓜等9個果蔬品種。
“我們培育的蔬菜品種繁多,都是市場上的時令蔬菜,育的苗子優質、高產、抗病,深受周邊農戶的歡迎。待到辣椒、茄子、番茄收獲后,就將進入到冬季蔬菜的種植,以一年兩熟到三熟的種植模式,爭取不讓土地閑置。”胡中新說。
據了解,該合作社作為人力資源型合作社,在育苗、種植、間苗、除草、管理、收獲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人工投入,吸引當地大量村民前來務工,增加村民收入,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通過招收周邊農工,讓他們能每月增收4000至5000元的同時,進一步了解蔬菜種植技術,提升他們對農事操作、農時選擇的能力。”胡中新說。
一年春作首,農忙正當時。
白鷺湖管理區農辦負責人表示,該管理區將積極協調農業技術人員下基層幫助群眾解決春耕難題,同時協調各農資購銷網點儲備滴灌水肥一體化設備等各類農資,確保全區春耕備耕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