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小土豆變身致富“金疙瘩”
仲春時節,積玉口鎮鄖府新村的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村民們趁著晴好天氣,采收著早春小土豆。一袋袋新鮮“出土”的土豆擺滿田地,金黃色的土豆圓潤飽滿,映襯出豐收的美好圖景。
“這些早春小土豆可是搶手貨,不僅口感香甜、細膩軟糯,而且品質上乘,產量也很高。今年價格也比往年同期高了不少,每斤田間收購價格達到了4元左右,畝產量更是超過了1200斤。”鄖府新村種植戶黃重朝介紹說,進入收獲期以來,各地客商紛紛上門收購,每天供不應求,早春小土豆儼然成為當地村民增收的“金疙瘩”。
鄖府新村目前擁有60個設施大棚,主要用于種植葡萄、西瓜及反季節蔬菜等。近年來,得益于鎮農技人員的專業指導,村民們主動調整種植結構,巧妙運用科學套種技術。在葡萄大棚內套種小土豆、西紅柿、辣椒和玉米等多種農作物,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還確保了農作物種類的多樣性,從而有效增強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通過這一種植模式,每個大棚一年內能夠實現三茬作物的種植,年收入可增加萬元以上。
小土豆的豐收不僅促進了村里的經濟發展,也給附近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曹阿姨正忙著用鐵鋤刨挖小土豆,她笑著說:“我們都是附近的村民,自己田里的活忙完了,就利用閑暇時間來這里務工。每人每天能有近百元的收入,我挺滿意的。”
如今,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當地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已然煥發出蓬勃生機,推動著村莊“蝶變”。“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不斷創新種植模式,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產業,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走出一條‘產業發展促增收’的新路子,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該村黨支部副書記、主任孟昌忠滿懷信心地說。

鄖府新村目前擁有60個設施大棚,主要用于種植葡萄、西瓜及反季節蔬菜等。近年來,得益于鎮農技人員的專業指導,村民們主動調整種植結構,巧妙運用科學套種技術。在葡萄大棚內套種小土豆、西紅柿、辣椒和玉米等多種農作物,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還確保了農作物種類的多樣性,從而有效增強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通過這一種植模式,每個大棚一年內能夠實現三茬作物的種植,年收入可增加萬元以上。
小土豆的豐收不僅促進了村里的經濟發展,也給附近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曹阿姨正忙著用鐵鋤刨挖小土豆,她笑著說:“我們都是附近的村民,自己田里的活忙完了,就利用閑暇時間來這里務工。每人每天能有近百元的收入,我挺滿意的。”
如今,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當地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已然煥發出蓬勃生機,推動著村莊“蝶變”。“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不斷創新種植模式,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產業,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走出一條‘產業發展促增收’的新路子,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該村黨支部副書記、主任孟昌忠滿懷信心地說。
2025-03-11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