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從空中俯瞰正在建設的國能長源潛江浩口20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鱗次櫛比,像錯落有致的“梯田”,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蔚為壯觀。
“項目于今年4月29日首次并網發電,目前已并網4個光伏發電單元,截至6月5日,累計發電量190萬千瓦時。”項目經理王遠忠介紹,預計6月30日并網20個發電單元,今年底實現全流量并網,項目全部完工后年發電量約2.7億千瓦時。
漁光互補是指漁業養殖與光伏發電相結合,在水面上方架設光伏板陣列,光伏板下方水域進行魚蝦養殖,形成“水上發電、水下養魚”的新型發電模式,可推動清潔能源與農業生產養殖領域跨界融合,實現電力、漁業與生態三重效益有機統一,為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開辟一條嶄新的道路。
浩口20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位于王田河村和幸福村,占地約4200畝,設計裝機容量200MW,共64個光伏發電單元,項目采用“一地兩用,漁光互補”模式,打造集光伏發電、現代高效漁業養殖、生態旅游等于一體的漁光互補示范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提供2.7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
自項目開工以來,浩口鎮主動靠前服務,精準對接項目需求,用心用情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項目提供優質服務,促進項目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