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多數生鮮水產紛紛“貓冬”,而“潛江龍蝦”卻似一支“勁旅”,沖破低溫的桎梏,從江漢平原一路“游”向黃浦江畔,在年終歲尾為上海市民的餐桌呈上一場熱辣滾燙的美食盛宴。
上午10:00,踏入位于后湖管理區的中國蝦谷小龍蝦交易中心,宛如置身熱火朝天的水產“戰場”。各類水產檔口車水馬龍,喧鬧聲此起彼伏,忙碌的氣息瞬間驅散周身寒意。工人們目光如炬,雙手上下翻飛,從養殖戶送來的眾多“蝦兵蟹將”中,挑選出個頭大、活力強的“精兵強將”。
“我們這挑選標準嚴苛得很,重量、品相、活躍度,哪一項都含糊不得,這是給上海朋友送‘鮮’,第一道關必須過硬!”有著多年分揀經驗的李師傅,邊忙碌邊向記者介紹。
挑好的小龍蝦即刻被裝入特制保鮮箱,放入冰袋覆蓋,再層層嚴密封裝,只為確保每一只蝦在長途跋涉后,依舊活力滿滿。
下午5:30,統一貼著“潛江龍蝦紅遍天下”醒目標識的保鮮箱,在工作人員的協作下被有序搬上運輸車。車輛準時啟程,向著東方疾馳而去。“咱這趟全程高速,就是要跟時間賽跑,把最新鮮的蝦以最快速度送到上海。”司機劉師傅搖下車窗,揮手說道。
次日上午8:50,冬日暖陽初照,上海江陽水產市場迎來了這批來自潛江的“貴客”。蝦縱橫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孝軍帶著工人在卸貨區早已翹首以盼,車門開啟,搬運工人迅速行動,一箱箱卸車,動作麻利且小心翼翼。
“夏季高峰時,每天得運來10卡車‘潛江龍蝦’,眼下雖是淡季,但1天1車的量還穩穩當當。”李孝軍告訴記者,“潛江龍蝦”在這邊非常受歡迎,旺季時,貨一到市場就被搶光,現在冬天基本靠訂單,沒提前預訂,想買都難。
談話間,落地配團隊馬不停蹄接過“接力棒”,摩托車、小貨車穿梭如織,化身傳遞美味的“使者”,載著鮮活龍蝦奔赴城市各處餐飲店。
下午3:00,上海寶山區的好朋友大排檔門前人頭攢動,送貨車輛剛停穩,工作人員便一擁而上搬貨。開箱瞬間,小龍蝦張牙舞爪,活力四射。清洗區,工人手拿刷子,細致刷洗蝦身,處理后的小龍蝦個個锃亮,仿若身披戰甲。
“你瞧,這批蝦肚皮雪白雪白的,一眼就能看出品質上乘,冬天還能有這般鮮活大蝦,多虧潛江的‘四季有蝦’高效養殖技術。”好朋友大排檔餐飲店創始人劉昌隆告訴記者。
傍晚5:00,華燈初上,大廚閃亮登場。廚房里爐火熊熊,香氣撲鼻。掌勺大廚專注燒蝦數十載,深諳潛江傳統燒蝦精髓,手法嫻熟地熱油入鍋,小龍蝦瞬間變色,再以曉飛歌小龍蝦秘制醬料與店內特制蒜蓉醬相互搭配,一番翻炒、快速收汁,一氣呵成。
油燜大蝦色澤紅亮、油潤勾人;蒜蓉蝦蒜香四溢,蝦肉鮮嫩多汁。恰逢周末,店內座無虛席,食客們迫不及待剝開蝦殼,爭“鮮”品嘗。
“真沒想到,上海冬天能吃上這么新鮮、美味的‘潛江龍蝦’,肉質很飽滿,有機會一定得去潛江感受下那兒的龍蝦熱潮。”食客李先生贊不絕口,豎起大拇指。
從潛江到上海,千里之隔化為通途。小龍蝦跨越寒冬,背后是科技與生態的“聯姻”、匠心與堅守的“協奏”,既溫暖了食客的胃,又讓上海市民在寒冬領略到“潛江龍蝦”的獨特魅力。
“冬季能從潛江采購到肉質緊實、口感Q彈的小龍蝦,給市民餐桌增添了火鍋之外的新選擇,一份熱氣騰騰的‘潛江龍蝦’成了吸引客人前來聚餐的‘磁石’,原產地直采物流相當方便,24小時到貨保鮮無憂。”劉昌隆向記者透露,夏季他們店里每天能賣500斤左右的小龍蝦,現在淡季每天兩箱也非常暢銷。
從中國蝦谷的精細籌備,到跨越千里的極速運輸,再到上海街頭的鮮香四溢,“潛江龍蝦”憑借四季有蝦的底氣、極速保鮮的銳氣、迷醉味蕾的硬氣,打破地域藩籬,融入上海飲食日常,如同潛江向上海遞出的一張靚麗名片,于寒冬架起一座“美食橋梁”。
當滬上摩登遇上潛江煙火,燴于一蝦,情滿雙城,“味”你而來,兩地情誼在熱辣鮮香中升溫、升華,持續書寫中國美食版圖上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