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能不能像小城鎮一樣進行功能劃分?和美鄉村應當怎么建?
近日,記者在潛江市漁洋鎮新臺村采訪,被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所震撼,被科學的規劃建設所吸引。新臺村黨支部書記漆世虎說,他們抓住和美鄉村建設契機,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文明建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健全村級治理機制,努力將新臺村建設成為支部強、產業旺、村民富、環境美的和美鄉村。
問計于民共同締造結共識
“看到城市廣場上跳舞的人們,我們曾十分羨慕。現在村里有了廣場,我們也可以像她們一樣開心快樂了。”站在新建的文體廣場上,新臺村四組村民馬玉娥一臉喜悅,她向記者講述了這個廣場的來歷。
2024年4月,村里提出要開展和美鄉村建設的事,大家十分高興。過了一段時間,由各小組選出的村民代表便齊聚在馬玉娥的家門口開會討論。代表們輪流發表意見,有的說村里沒有廣場,有的說農作物種植是“各吹各的號”,還有的說村容村貌“灰頭土臉”。村“兩委”班子認真記錄,共收集意見建議30多條。經過現場歸納整理,他們將興修文體廣場等8條意見建議納入和美鄉村建設方案,對其他22條沒有被采納的意見建議作了解釋,村民們也表示了理解。
精心謀劃方案制定合村情
新臺村地處漁洋鎮西北,東鄰總口管理區,西與老新鎮隔河相望。“在制定和美鄉村建設方案時,我們根據交通路網、人員分布、產業現狀,設置產業發展區、居民居住區、休閑娛樂區、產品交易區等四大功能分區。”該村黨支部書記漆世虎介紹。
在產業發展區,記者看到,小麥、油菜等農作物分片集中種植。正在田間查看油菜長勢的二組農民鄧定福對記者說:“以前農作物種植比較混亂,你種油菜,他種小麥,由于成熟時間不同,影響機械收割。現在小麥、油菜各為一片,明年夏收我們再也不為農作物茬口不一影響收割發愁了。”
在村民居住區建設方面,該村著重將二、三、四、五組居民建筑進行立面美化、庭院綠化,彰顯新農村人的精神風貌。
涼亭、小河、游船,坐在石欄旁木椅上,村民馬在勝一臉愜意。新臺村結合“四好”公路建設,將入村公路亮化、綠化升級,建設休閑娛樂區,既方便村民日常出行,又可供村民茶余飯后散步休閑。
“袁兵線”南北貫穿全村,連通240國道和322省道,使新臺村占據全市交通路網重要關口。該村利用這一優勢,建設農副產品交易區,解決新臺村及周邊20多個村農副產品買難賣難問題。
強化監管傾力打造樹標桿
“新臺村能入選2024年和美鄉村建設試點村,得益于他們苦練內功。”漁洋鎮財政管理所所長葉國輝說。
入選和美鄉村建設試點需要具備較好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村“兩委”班子戰斗力強、群眾基礎夯實等許多條件。新臺村2023年集體可支配收入達12.8萬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村“兩委”班子團結,連續多年在漁洋鎮考核中排名前列,先后多次榮獲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為保證項目建設有序進行,漁洋鎮整合多方資源,協調各方關系,形成強大的建設和監管合力。鎮財政管理所在資金管理方面發揮關鍵監督作用,對每一筆資金撥付都依據項目進度進行細致審核,防止資金挪用,保障資金使用合理合規。
漁洋鎮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臺村和美鄉村建設中,鎮紀委始終把強化干部履職監督視為重中之重,對招投標、合同簽訂、資金使用等關鍵流程開展嚴格審查,積極推動相關信息向村民全面公開,主動接受村民廣泛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給違規操作、利益輸送等行徑留一絲余地,確保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機制持續高效運轉,把新臺村打造成基層黨建的標桿、鄉村治理的樣板、鄉村振興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