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出梅以來,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的影響,漁洋鎮各村出現不同程度旱情,河道溝渠少水、生產農田缺水,炎炎高溫迫切需要“解渴”,漁洋鎮聯動“鎮、村、群眾”三級力量,以“蒸”戰高溫不服“暑”的勇氣,明確保主流、保干渠、保農田作為當前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務,在高溫中迎接“大烤”。
鎮級發動組織,穩住抗旱水保主流
2021年東荊河漁洋段啟動實施堤險整體加固項目,因工程建設需要,對進入朱家河泵站的電線進行拆除,朱家河泵站無法啟動,導致轄區內的百里長渠水源不足,8月中上旬,鎮防汛抗旱專班了解情況后,迅速組織村民群眾、電力專班、維修人員對朱家河泵站電線、設備等設施進行了一天一夜奮戰搶修,有效保障百里長渠流水量,惠及20多個村的農田灌溉。
今年抗旱工作啟動以來,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保主干道河流,積極向上爭取一切資源,全力保障轄區內城南河、五支渠、八支渠、百里長渠等河道水流量。
為協調解決抗旱工作中用水難的問題,鎮防汛抗旱指揮部定期深入各村現場會商調度。截至目前,累計投資40萬余元用于抗旱工作,并向市農業農村局、市防汛搶修抗旱服務隊爭取8臺泵站,新購置6臺泵站,積極調水90余次,加大水源下泄量,全力穩住主干道河渠流量。
村級建設共管,引來抗旱水保干渠
“來水了!來水了!”伴隨著抽水泵發出的一陣陣的轟鳴聲,久旱的農田迎來了甘露,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鄢嶺村一戶村民看著水“嘩啦啦”地流進稻田,壓在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日前,鄢嶺村組織村組干部群眾對5個組的“U型槽”進行清溝除雜、斷槽維修,通過百里長渠翻水至鄢嶺河,全村3900畝農田得到灌溉。
作為尾水河末端的五洲、七一、馬家等10多個村,針對村組河道取水難問題,通過購置抽水泵、更換變壓器、挖機疏挖等舉措,實施“三級提水”模式,確保村組河流有水、農田能灌溉。
與此同時,結合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各村積極發動黨員干部、村民群眾參與清淤除雜,累計疏通渠道9000余米,確保轄區村莊農田灌溉用水暢通。
干群凝聚同心,共用抗旱水保農田
立足于共同締造打好“農田抗旱保衛戰”、牢牢守住村民群眾“糧袋子”,根據全市要求,漁洋鎮積極啟動抗旱IV級應急響應,充分發揮50個支部300余名黨員戰斗堡壘作用,聯動村組干部群眾力量,累計組織人力3500余人次,扎根田間地頭,及時摸排掌握農作物受旱面積、受旱程度。
據了解,面對嚴峻的抗旱形勢,各村組建30余人的“抗旱機動先鋒隊”,充分利用溝渠、水泵、U型槽等水利設施和資源,采取“蓄、引、提”等多種措施調水,新挖溝渠11公里,抗旱澆灌面積達10余萬畝,確保全鎮9萬畝糧食作物不減產。充分發揮鎮直各單位職能優勢,成立農業技術專班、調水專班、供水保障專班,先后安排30余批次專業人員,在三汊河村、從家村、馬家村、劉橋村等農田受影響的村,加大技術指導服務,鎮水利站積極配合防汛抗旱專班,組織群眾開展農業生產自救、用水灌溉。
該鎮抗旱專班負責人表示,“今年夏季天氣炎熱,比往年氣溫都高,面對高溫旱情,這既‘烤驗’著農田作物,也考驗著我們干部群眾。我們相信只要全鎮上下一起出資、出力、出點子,在此次高溫‘烤驗’中,就能夠交出一份滿意的‘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