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記者走進竹根灘鎮彭州村蔬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個個鋼架大棚內,萵苣和包菜等蔬菜郁郁蔥蔥、長勢良好。村民們正在大棚里忙著采摘、裝筐、搬運,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村民余守軍正忙著將萵苣搬運裝車。今年持續的高溫干旱天氣導致余守軍種植的黃瓜提前結束采收。黃瓜采收結束后,在市農業部門的指導下,余守軍及時平整田地,將空出來的4個大棚全部種植了萵苣、包菜等蔬菜,這批蔬菜長勢良好。
“其中2個大棚的萵苣已經上市了,預計能帶來1萬多元的收入。”余守軍介紹說。
指導農戶做好蔬菜田間管理,是我市守好群眾“菜籃子”的一個縮影。為全力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近年來,我市通過實施“菜籃子”工程和“南紅北綠”農業產業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發展格局,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激發產業發展動力,通過大力推進露地蔬菜、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積極推廣蔬菜“三減三增”技術,僅今年上半年,全市蔬菜面積達14.93萬畝,產量43.9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66%和0.82%。
在此基礎上,我市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充分發揮龍頭養殖企業在生豬穩產保供中的主力軍作用,堅持不懈抓好生豬穩價保供,前三季度全市生豬出欄頭數同比增長在12%以上;持續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穩步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下一步,我市將著力優結構、提品質、建體系,大力完善重要農產品基地設施設備,全力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持續推動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進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