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白鷺湖管理區水科所,工作人員正舀起一碗流水,觀察著水中漂浮的魚卵和長豐鯽“水花”的成活率。
“我們自3月31日開始通過自流式魚苗孵化器人工干預,模仿長豐鯽生存環境,讓“水花”從魚卵脫粘之初始終處于15度的流水中,這樣既能保障‘水花’品質,還能確保存活率。”管理區水科所工作人員吳祥介紹。
“長豐鯽的生長周期在10天左右,預計我們這次可以孵化長豐鯽1200萬尾。”吳祥說,水科所為水產繁育場和養殖戶們提供技術保證和優質服務,且繁育苗種成活率高,備受市場青睞,主要以訂單生產為主,現主銷新疆、安徽及周邊大型水庫、養殖場。
“由于信譽較好,訂單客戶常來自提。此外,剩余‘水花’將在下塘一月后變為‘寸片’,屆時我們將空運到全國各地進行銷售。”吳祥說。
據了解,該水科所將進一步提高魚苗的品質,積極主動探索,爭取研究出新品種、好品種,適合長江流域的一些品種,更好的為廣大養殖戶服務,讓養殖戶受益。
據悉,白鷺湖生態優良,水質清新,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于2013年在白鷺湖管理區水科所設立國家種質資源平臺長江中下游種質資源庫。近年來,該水科所從強化技術入手,先后投資600多萬元建成現代化水產良種繁育場,建成孵化車間2400㎡,產孵池、孵化環道各4座,孵化桶32個,配備自動化供水系統,擁有草魚、長豐鰱、長豐鯽、鳙魚、大口鲇、黃顙魚等品種的親本。該水科所先后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及農業部健康養殖示范場、省級水產良種場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