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鄉村道路干凈整潔,一座座農家院落風景宜人,一張張淳樸笑臉幸福洋溢……深秋時節,行走在王場鎮前進村,仿佛暢游在一幅美麗鄉村畫卷里。
今年以來,王場鎮前進村搶抓全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建設機遇,錨定鄉村振興時代坐標,深入開展人居環境專項整治、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集體資產喚醒盤活等活動,促進農村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村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2022年底,該村集體經濟收入8.6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2萬元。
人居環境展新貌
河水清澈、護欄整齊、綠樹環繞、車位劃線明晰,位于王場鎮二路渠(前進段)的一千米河道完成改造后,河道新面貌吸引不少群眾駐足。
然而不久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河道兩旁雜草叢生、垃圾成堆,溝渠淤塞嚴重,臟亂差現象嚴重。
改變來自美麗鄉村建設。今年以來,前進村按照“實現干凈整潔、完善基礎設施、保持田園風光、綠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目標要求,開展全村淤堵河道清理、二路渠(前進段)高標準護坡建設、二四六組房前屋后環境改造和一組抽水泵站新建等,并在對二路渠前段、許臺至前進段道路兩旁種植1.5公里高規格苗木,人居環境展“新貌”。
“我們成立整治專班,對全村亂搭亂建和柴草亂放現象進行集中治理,對亂拉亂接進行全面清除。”該村黨支部書記雙修林介紹,針對亂搭亂建現象,村里派專人與電力、網絡部門協調,進行全面拆除、統一規范;針對柴草亂放現象,制定出長效管理體制,每組配備一名保潔員,做到垃圾分類、日產日清,全域常年保潔。
如今的前進村已悄然改變:房前屋后干凈整潔,各式小洋樓倒映在清澈見底的河道中,蜿蜒而過的河道讓村莊更加靚麗。而鄉村小路上,每天垃圾運輸車都會定點定時在多個垃圾點穿梭,鄉村“美容師”則活躍在街頭巷尾,保持村中環境整潔衛生。
干凈整潔、美麗宜居,是居民群眾對鄉村最樸素的向往和追求。當這種向往和追求得到滿足后,村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主人翁意識得以進一步激發。
“比如增設停車場,需要部分村民把自家的地讓出來,他們可能剛開始并不理解,我們就主動上門做工作,講通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畢竟是為了大家共同的家園。”雙修林感慨地說,多虧了村民的支持,此次改造涉及的73棟臨時建筑在短時間內就全部無償拆除,有效保證了項目推進。
基礎設施再提升
“以前這里是一條斷頭路,下雨天全是稀泥,去哪兒都不方便。現在路修好了,我們出門散步、干活方便多了,心情也特別舒暢。”11月5日,隨著前進村60米斷頭路全部完工,困擾附近村民多年的出行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消滅斷頭路,只是基礎設施提升的第一步。近年來,前進村以“全域解決農村斷頭路和農業生產路”為切入點,著力解決群眾關切的身邊問題,將條條民心路、經濟路延伸到家家戶戶。截至目前,全村11.3公里主要道路、9.6公里塆臺道路全部完成硬化,打通鄉村路網“毛細血管”,實現全村道路“組組通”。
為了解決村里主干道過窄的問題,今年7月,前進村還投入11.5萬元,將中心路一路至二路段擴寬至1米,方便汽車出行。同時,新建村中心文化廣場和鄉村大舞臺,并對各組廢棄坑塘進行疏挖、硬化,修建親水平臺,為村民休閑娛樂提供更多場所。
記者在新修建的中心文體廣場上看到,各式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村民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或聊天,或健身,或跳起歡快的廣場舞,鄉村生活怡然自得。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五個一’要求在村中心文化廣場內建一個百米文化長廊、一所農家書屋和一個高標準的村級衛生室,在五、六、七三個小組新建小型文化廣場,并同步開展綠化美化亮化配套建設和無公害化廁所改造,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驗收,整村推進。”雙修林表示,希望通過以點串線、連線成片,推動全村基礎設施不斷升級,讓“高顏值”村莊雛形初現。
資產盤活產業興
走進建鍋蛋品廠,只見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在進行流水線操作,忙著對鴨蛋進行挑揀、腌制、沖洗,并對加工好的鴨蛋進行裝袋、打包。一枚枚新鮮的鴨蛋,在生產車間里走一趟,就升級成了香鮮可口的紅心咸鴨蛋、松花皮蛋,然后被配送到各大城市進行銷售。
建鍋蛋品廠于2018年落戶王場鎮前進村,經過5年的發展壯大,該廠加工的鴨蛋產品已銷往全國各地,每年可收購加工鴨蛋90萬公斤,銷售額達1000余萬元。
“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地,因為地勢低洼,莊稼難有好收成,村民都不愿意承包。”雙修林介紹,為了盤活這塊土地,村里先后將其改造成水田、林地、果園、池塘,最后都以失敗而告終。后來,村里又嘗試引進蛋品廠落戶,以股東入股分紅形式投資50萬元,沒想到當年就分紅5萬元,解決就業20人,其中脫貧戶10余人。
盤活“沉睡資產”,讓村集體經濟發展變得更有“錢景”。“我們組織專班進行問題合同清理處置工作,經清理整治每年補償款項3.43萬元,其中5份林地合同村集體進行回購,涉及面積5.9畝,耗資3.32萬元。”雙修林介紹,村里共有8塊機動地150.7畝,其中30畝魚塘已重新開挖發包出租,為集體增收8.6萬元。
產業是鄉村發展的生命力。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前進村在無公害農業、綠色農業上做文章,積極推廣測土配方,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推廣生物和物理殺蟲治病方法,加強對垃圾和廢棄物治理,全力打造生態農業基地。
“由村里牽頭,我們成立了蝦稻、蛋鴨和肉牛三個特色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500畝小龍蝦養殖基地和千頭肉牛養殖基地,力爭兩大基地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說起未來,雙修林成竹在胸,希望依托光纖小鎮建設平臺發展生態旅游,將前進村建設一個集旅游、觀光、采摘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