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我市供銷合作社異常活躍:銷售化肥、農藥農資,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電商“云”端賣貨、直播帶貨,將村里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打造鄉村為農服務綜合體,繁榮農村消費市場……
近年來,市供銷合作社深化改革,探索“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等多種合作模式,推進基層供銷合作社與村“兩委”共建,因地制宜織密為農服務網絡,打造供銷品牌、銷售農特產品、開展社會化服務,拓展經營領域,圍繞黨建強、產業興、農民富,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延伸服務鏈:筑牢為農前沿陣地
12月4日,天氣晴好,浩口鎮觀音庵村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中心早早地開門,銷售化肥等生產物資。
“現在正值冬種冬管,農戶大多需要化肥,他們可以直接到為農服務中心購買,我們也可送貨上門,更好地服務村民。”觀音庵村服務中心負責人劉愛軍說。
觀音庵村距浩口集鎮十多公里,以前村民購買化肥、農藥需到鎮上,耗時耗力。2022年10月,浩口供銷合作社搶抓全市推進為農服務綜合體項目契機,將原本破舊的村級分店改造成為農服務中心,免費為村委會提供辦公場所,將供銷合作社服務觸角延伸到田頭和農民身邊,村民在家門口即可購買價格實惠的化肥等生產物資,方便快捷。
“村里有了供銷合作社,買化肥再也不用跑到鎮上,供銷合作社還派人指導施肥,真方便!”村民張義軍如今購買化肥方便快捷多了。
浩口為農服務中心總投資240萬元,可以輻射周邊7個村,采取“供銷合作社+公司+合作社+村委”運營模式,為農民生產提供農資、良種培育、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綜合服務,解決服務田間地頭“最后一公里”難題。
今年以來,村供銷合作社已銷售小龍蝦飼料460多噸、農資化肥300多噸,銷售額360多萬元。
近年來,市供銷合作社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領導優勢、基層供銷合作社的經營服務優勢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主體優勢有機結合,打開了富民強村興社的合作多贏新局面。
目前,我市共建設為農服務中心6個,分別建設便民超市、農資銷售點、代收代繳窗口等,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優質快捷便利的服務。
注入新活力:特色農業加快發展
連日來,高石碑鎮義新村供銷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正忙著搬運化肥、給白菜撒藥。“今年種植的白菜長勢喜人,昨天客戶預定了1000公斤白菜。”義新村服務中心負責人陳忠平說。
2017年,義新村供銷合作社正式成立,與村“兩委”深度融合,組建為農服務中心,吸納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成立共同供盛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抱團闖市場。后來,該村整合周邊農特產品資源,打造“青禾”牌蔬菜,種植白菜、西蘭花、甘藍,一經推出,深受消費者喜愛。
今年,依托村級供銷合作社和為農服務中心,該村發動群眾種植玉米、黃豆,并帶動周邊村組共同發展。目前,義新村供銷合作社已銷售55萬公斤黃豆、220萬公斤玉米。
村級供銷合作社是聯結市場和農民的樞紐,我市積極發展村供銷合作社,為農村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將村級產業、小農戶與外部市場有效對接,特色農產品源源不斷走向市場,蔬菜、生態養殖等產業欣欣向榮。
多元化經營:聯農帶農增收致富
加快推進農業社會服務項目驗收,安排大米、面粉等產品發貨……在積玉口鎮九牛觀村,村黨支部書記、村供銷合作社主任郭家力忙得不可開交,“現在我們正組織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驗收,同時在為明年申報項目做準備。”
2015年3月,市供銷合作社聯合九牛觀村委、九頭牛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共同組建村供銷合作社,打造潛江供銷積玉口三農服務中心,建設集黨務、村務、商務、服務、事務“五務合一”綜合服務平臺,為農戶提供“保姆式”托管服務。
“村民來到這里,可以實現辦事不出村,把田交給我們管理農民也放心。”郭家力介紹,農戶選擇半包機械化作業,就按照低于市場價15%交納服務費,自己管理田間日常事務;選擇全程托管,則由中心對土地實行統一管理,所有糧食歸農戶所有。目前,合作社擁有大型輪式拖拉機、大型輪式收割機、乘坐式插秧機等農機185臺,除當地生產服務外,還帶動江漢油田、農場和周邊5個鄉鎮種糧大戶開展服務作業,每畝可實現助農增收近200元。
村級供銷合作社開展多種經營,產業多輪驅動,形成“村級供銷合作社+”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九牛觀村供銷合作社把資產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打造“民種”“九牛觀”米面系列特色農產品,帶動20余人就業。整合郵政、銀行、快遞、社保等多方資源,開展小額存取款、移動業務代辦等便民業務,同時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村供銷合作社從“一點亮”到“全局紅”,圍繞解決“誰來種地”問題,解決“地怎么種”問題,通過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實行“六統一”管理,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畝平產值增加20%,種植成本下降15%,持續帶動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一幅產業興百姓富、宜居宜業環境美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