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口鎮:水產專家蝦稻田里“問診”忙
4月10日,在浩口鎮莊場村連片的蝦稻田里,蝦農劉超文正忙著為蝦稻田灌注清水。
“文哥——”突然,一道呼喊聲打破了田間的寧靜。劉超文循聲望去,只見浩口鎮水產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胡孝龍已來到蝦稻田。他忙劃著小船朝田邊而去,臉上帶著質樸的笑容。
這位有著十年養蝦經驗的蝦農,手機里存著不少農技專家的聯系方式。現在莊場村全村發展“蝦稻共作”,有7000余畝的產業規模,備受農技專家關注。
“這幾天,我瞅著蝦子老是往外爬,可急壞我了,這是咋回事呀?”劉超文剛與胡孝龍碰面就焦急地拋出問題。
胡孝龍二話不說,蹲在蝦稻田邊,仔細觀察著蝦稻田動靜,手中的網子輕輕一撈,幾尾蝦苗躍入網中,他隨即說道:“昨天下了雨,蝦子受刺激有應激反應,加上氣溫升高,水里面氧氣不足,得趕緊換水。”寥寥數語,切中要害。
劉超文的這片蝦稻田在3月底就完成了蝦苗投放,滿心期待著五一前后迎來收獲。可隨著4月氣溫逐漸上升,蝦稻田還面臨著水質變化、水中易缺氧等問題。養蝦容不得半點疏忽,時刻需要操心。
“‘蝦稻共作’產業是鄉親們增收致富的希望。這段時間氣溫多變,是蝦苗管理的關鍵期,我們幾乎天天泡在田里,一點都不敢馬虎。”胡孝龍說,像劉超文這樣經驗豐富的蝦農遇到問題都著急,更別說新手了,他們得時刻盯著,幫大家把好技術關,確保每一季都能有個好收成。
“蝦稻共作”是浩口鎮推動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引擎”。目前,全鎮擁有“蝦稻共作”面積12萬畝。當下,該鎮水產技術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定期深入田間,從蝦苗投放、水質管理到水稻種植,為蝦農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
“專家問題看得準,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好。”現場聽了專家的講解,劉超文豎起大拇指。
“文哥——”突然,一道呼喊聲打破了田間的寧靜。劉超文循聲望去,只見浩口鎮水產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胡孝龍已來到蝦稻田。他忙劃著小船朝田邊而去,臉上帶著質樸的笑容。

“這幾天,我瞅著蝦子老是往外爬,可急壞我了,這是咋回事呀?”劉超文剛與胡孝龍碰面就焦急地拋出問題。
胡孝龍二話不說,蹲在蝦稻田邊,仔細觀察著蝦稻田動靜,手中的網子輕輕一撈,幾尾蝦苗躍入網中,他隨即說道:“昨天下了雨,蝦子受刺激有應激反應,加上氣溫升高,水里面氧氣不足,得趕緊換水。”寥寥數語,切中要害。
劉超文的這片蝦稻田在3月底就完成了蝦苗投放,滿心期待著五一前后迎來收獲。可隨著4月氣溫逐漸上升,蝦稻田還面臨著水質變化、水中易缺氧等問題。養蝦容不得半點疏忽,時刻需要操心。
“‘蝦稻共作’產業是鄉親們增收致富的希望。這段時間氣溫多變,是蝦苗管理的關鍵期,我們幾乎天天泡在田里,一點都不敢馬虎。”胡孝龍說,像劉超文這樣經驗豐富的蝦農遇到問題都著急,更別說新手了,他們得時刻盯著,幫大家把好技術關,確保每一季都能有個好收成。
“蝦稻共作”是浩口鎮推動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引擎”。目前,全鎮擁有“蝦稻共作”面積12萬畝。當下,該鎮水產技術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定期深入田間,從蝦苗投放、水質管理到水稻種植,為蝦農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
“專家問題看得準,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好。”現場聽了專家的講解,劉超文豎起大拇指。
2025-04-16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