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在潛江市“人勤春來早節后開工忙”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市經信局、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圍繞項目建設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市經信局黨組成員、工會主任羅進介紹,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重大項目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2023年,市經信局將大力推動工業穩投資、穩增長,做好重大產業項目推進、技術改造等各項工作。
今年我市將瞄準全省五大優勢產業,結合我市產業特點,突破性發展石油化工、光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謀劃建設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性強的延鏈補鏈項目,奮力做大做強產業規模。當前,市經信局已經謀劃制造業重點項目159個,計劃總投資400.12億元。
全面加快項目建設,增強投資動力。1月31日,我市在潛江分會場參加2023年全省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本次集中開工重點項目33個,其中,投資10.5億元的阿科力新材料、投資5.5億元的新軒宏等先進制造業項目10個,總投資28.16億元,率先實現“開門紅”。市經信局將繼續做好部門地方聯動、分類推進,在談項目抓簽約落地、在手項目抓開工建設、在建項目抓竣工投產,全年滾動調度工業項目150個以上,力爭全年工業投資增長12%以上,工業投資占固定投資50%以上。
不斷深化技術改造,挖掘發展潛力。2023年我市將全力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預計分類引導推動實施技術改造項目90個以上,力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60%以上。大力開展數字賦能,推動“5G+工業互聯網”,力爭全年培育省級上云標桿企業5家以上,培育省級5G全鏈接工廠2家,實現零的突破。推動“互聯網+安全生產”,提升化工、醫藥、紡織服裝等重點行業企業安全化、智能化水平。
市住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晏維介紹,做好2023年城建工作對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示范城市意義重大,市住建局將科學謀劃、以人為本、完善機制,全力抓好城鄉建設重點工作,奮力將我市打造成江漢平原水鄉園林精致之城。
為助力新型城鎮化進程、提升城市功能品味,市住建局按照“問題導向、精準施策;統一謀劃、分步實施”的思路,緊緊圍繞老舊小區改造、排水防澇治理、道路品質提升、公共服務補短板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根據主城區兩湖三河(兩湖:馬昌湖、南門河;三河:百里長渠、城南河、縣河)空間布局,謀劃實施馬昌湖片區、南門河片區、城南河流域、百里長渠流域、縣河流域等城市更新項目,不斷提高中心城區首位度。
與此同時,深入實施道路提升、管網更新、公共服務設施升級改造行動,重點推進東荊大道、東風路、紅軍路、北門轉盤周邊等主次干道環境品質提升工程,加快推進深河路、南浦路、泰豐路及火車站片區等易澇點治理,大力推進育才路小學、馬家臺小學、潛江中學等學校建設,深入推進城市照明、口袋公園、停車場等品質提升項目,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
持續開展“擦亮小城鎮”行動,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供氣一體化建設,積極推動區鎮差異化發展,穩步推進共同締造試點,在加快城鄉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等領域工作中謀提升、謀創新、謀發展,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譜寫潛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