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一盤螺螄,一壺清酒,讓多少食客流連忘返,沉醉其中,是夜宵屆的“網紅”。
小龍蝦,又是另一種風味的網紅,它的肉質飽滿、口感豐富,那獨特的鮮美,讓人一嘗難忘,是美食界的流量擔當。
兩個網紅產品相遇,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在浩口鎮,蝦稻螺生態共作模式讓螺螄與小龍蝦結合,不僅僅是一種美食的碰撞,更是農業與經濟的共贏,演繹出一段“高大上”的升級之路。
大:擴大種養規模促進富民增收
“看,這就是我養殖的螺螄,又大又好看!”11月8日,記者來到浩口鎮新剅村一組,村民許本英從田里捧出一把圓滾滾的螺螄,高興之情溢于言表。
記者看到,在半清澈的水中,一顆顆黑乎乎的螺螄靜靜地躺在泥中,隨手一撈就有七八顆。她家有20畝地,此前采用的蝦稻共作模式,每畝收益1萬元左右,現在原有基礎上,加上螺螄,每畝可以增收2400元。“明年我要增加50畝,多賺點錢,讓日子越來越好!”許本英信心滿滿。
許本英只是該鎮100多名蝦稻螺種養戶之一,也是該鎮發展該模式的一個縮影。20多年前,該鎮螺螄產業的領軍人員肖清朋瞅準螺螄市場需求大的商機,開始進行螺螄收購生意,那時主要以收購野生螺螄為主。
隨著生意越做越好,野生螺螄很快就供不應求。多年的收購經驗,也讓肖清朋了解到田螺的優點:抗逆性強,疾病少,繁殖率高,立體養殖綜合效益高。為提供更好產業,肖清朋成立了肖螺香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按規格進行分揀銷售。
隨著市場需求逐步擴大,為保證貨源,2019年,他成立了潛江螺谷喧天養殖專業合作社,開始進行蝦稻螺種養。“潛江有成熟的蝦稻種養技術和資源基礎,螺螄也能有效處理養殖尾水,蝦稻螺模式在促進生態循環的同時,還能穩糧增收。”肖清朋表示。
星星之火,有了燎原之勢。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規模擴大了6倍,合作社基地規模已經擴大到6000余畝。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31個村100多個村民紛紛加入進來,簽訂了種螺供應、技術服務、螺螄回收合同,種養規模逐步擴大。
高:提高科技含量養殖更加科學高效
隨著規模逐步擴大,肖清朋深知農業也是科學,必須要用最先進的思想武裝農民,才能讓種養更科學、高效,少走彎路。這一想法得到了浩口鎮政府的支持,并配合合作社聯系專家教授來現場進行培訓。
11月8日,浩口鎮組織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蝦稻螺生態共作新技術暨螺螄養殖培訓會。現場邀請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副教授周小云和柳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黨支部書記、站長、推廣研究員文衍紅為在場農戶帶來了精彩的技術講座。
周小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螺螄的生態習性、養殖技巧以及市場前景等方面內容,文衍紅向大家介紹了柳州稻螺綜合種養產業模式的優勢和實踐經驗。聽完培訓后,養殖戶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一位養殖戶激動地說:“這次培訓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和技術,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潛江螺谷喧天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肖雄表示,希望通過科學的養殖方法和技術指導,幫助農戶更好地掌握螺螄的養殖技巧和市場信息,帶動更多人參與進來,共同發展螺螄產業。
上:打開線上市場助力產銷對接
產、銷,是農產品最重要的兩個環節。為促進產銷銜接,浩口鎮積極為企業搭橋牽線,線上線下齊發力,組織了一批網紅主播,為農產品進行直播帶貨,并與電商平臺合作,將優質農產品推向全國市場。這種新的銷售模式不僅打破了地域限制,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到各地的特色農產品,同時也為農產品銷售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這位是我們潛江的‘螺螄王’,他帶領老鄉增收致富,今天我們就用手機鏡頭為這個產業做宣傳。”在肖螺香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新廠,潛江網商協會秘書長、網紅浩口牛人正在企業進行探訪。他們將組織網紅進行直播帶貨,為優質農產品打開線上市場。
如今,浩口鎮通過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科學水平、拓寬增收渠道等方法,走出了一條高效的蝦稻螺種養模式,實現螺螄“養殖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富民化”目標。
該鎮副鎮長張華平表示,蝦稻螺模式不僅讓農民朋友們更好地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還為農業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為鄉村振興貢獻了新力量。下一步,該鎮將繼續完善產業標準和質量,推動農業產業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