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蝦鄉,最美潛江。12月10日,湖北第二屆“夢之藍”大眾山水運動季收官之仗——騎遍湖北自行車賽(潛江站)暨潛江首屆“蝦鄉稻杯”自行車賽如約而至,600名自行車運動愛好者齊聚王場鎮光纖小鎮,在最美賽道上車速競逐,見證“騎”跡。
首當“騎”沖最美賽道上演速度與激情
上午9時許,隨著發令聲響,“騎士”們如離弦之箭從起點沖出,轉眼便融入賽道美景中。霎時,浩浩蕩蕩的車隊變成一條巨大的彩色絲帶。參賽選手你追我趕,上演一場車輪下的速度與激情。
本次賽事全長50公里,參賽者從光纖廣場出發,沿途經過王張路、紅旗路、化工路、江漢鹽化工興隆河老橋、王高路、周東線、興王路、興隆一閘、漢江大堤、興隆水利樞紐、漢江大堤、鹽興線,最終回到光纖廣場。其中,榮譽騎行2.25公里至江漢鹽化工總廠老橋,全民健身組全程30公里。
一路騎行一路景。不少攝影愛好者早早來到比賽現場,架起“長槍短炮”,定格下一個個精彩的瞬間。經過興隆大壩時,選手們矯健的身影、飛旋的車輪與水天一色的背景融為一體,像音符一樣跳動在賽道上,讓人沉醉其中。路旁的觀眾也是激情滿滿,不停地為選手們吶喊助威。
“加油,加油!”王場鎮林圣村三組村民王開秀興奮地說,“后院就是興隆綠道,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高水平的自行車賽,感覺太棒了。”
“興隆綠道真是美,我想一直騎到80歲。”今年68歲的劉志剛是此次比賽年齡最大的選手,自退休以后,他就愛上了自行車和馬拉松,運動早已融入日常生活。
最終,經過激烈角逐,聶偉剛、白景波、袁一帆、蔡正卿、陳玲分別獲得了男子公路精英組、男子公路公開組、女子公路公開組、山地男子公開組、山地女子公開組冠軍。
“騎”心協力共筑賽場內外獨特風景
賽場上,選手們揮灑汗水、努力拼搏;賽場外,民警、志愿者、醫療團隊等共同筑成了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他們以最飽滿的熱情助力整個賽事安全、有序、規范、圓滿。
“你好,請往里面走,不能在賽道上穿行。”“這里不能通過了,您繞一下吧!”在賽事檢錄區,志愿者們一大早就來到現場維持秩序。作為東道主,他們用實際行動,帶動更多的市民踐行文明,展示了潛江人的良好形象。
為做好服務保障,維護好選手們的騎行路線、市民觀賽路線、城市交通路線秩序等,市公安局也早早做好了各項準備。
“賽中大路口35個、小路口178個,橋梁16座,閘口3個,急彎陡坡8處。”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在起終點、王場賽段和高石碑賽段等重點部位部署1000余名安保人員,構筑了一道全方位的“安全防線”。
記者在現場看到,救護車上準備了紗布、繃帶、碘酒、云南白藥噴霧劑、創可貼等常用藥品。補給點上,志愿者正在發放姜茶、礦泉水、水果等補給用品。
“比賽氛圍非常好!賽事組織、服務都非常細致周到,我們比賽很舒心、很安心。”對于此次潛江之行,男子公路精英組冠軍聶偉剛連連稱贊,他以1小時12分46秒拿下了今年的最好成績。
“騎”樂融融奏響文體旅融合新樂章
興隆綠道位于漢江生態旅游區內,全長54公里,為國內最長的生態水杉綠道。來這里,可以體驗最美鄉村綠色風景線,觀賞古老神奇的活化石——水杉。水杉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葉觀賞樹種,每到夏秋時節,夢幻綠道,美不勝收。
一路騎行,除了沿岸原生態的水杉林,興隆大壩、引江濟漢、蚌湖秋月、爛漫桃林等興隆十景也點綴在綠道所在的漢江生態旅游區里。這里還有古民居和濃郁的民俗風情,每一處都是風景。
“我第一次感受到水林融合一體、光影夢幻相生,讓人沉醉于人在林中行,水從林邊過,光從林頂來的意境。”來自孝感的楊豈瑞第一次參加自行車賽就選擇了興隆綠道,比起結果,他更加享受騎行過程中帶來的快樂。
賽事搭臺,文旅唱戲。近年來,我市不斷創新文體旅融合新模式,連續舉辦了“奔跑潛江、騎行潛江、暢游潛江、舞動潛江”四大精品賽事及露營帳篷音樂節等精彩活動。今年還首次成功舉辦了“龍蝦村BA”籃球賽,這些賽事與活動串聯起城市與田園,勾勒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49條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潛江‘蝦稻之鄉田園豐收’之旅線路成功入選,并上線高德地圖‘橙黃橘綠鄉村勝景’——游購鄉村導航地圖,為全省唯一。”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美譽,參賽選手、游客來到潛江,可以享龍蝦美食、登楚章華臺遺址、品曹禺文化,深入感受潛江這座水鄉園林精致之城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