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我市舉行2023至2024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情況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執法局、市住建局分別答記者問。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1至11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334天,其中優良天數289天,優良率86.5%。
據市生態環境局介紹,當前,我市印發了《潛江市2023至2024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將從9個行動25項重點工作抓好落實。
在工業污染源治理方面,開展工程減排和超低排放改造專項行動,推進重點減排項目實施、燃煤鍋爐提標升級改造、家具制造與汽修行業污染治理,強化部分重點行業污染控制,加大對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的排查整治力度,其中,150個大氣污染年度治理項目,目前已完成136個,正在實施14個。
協同開展煤質及散煤控制專項行動,全面開展商品煤煤質檢測,督促燃煤企業提前做好運煤、儲煤工作,推動農業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散煤替代。
積極開展建筑工地凈塵專項行動,督促建筑工地嚴格落實揚塵防治六個“百分百”(即工地周邊100%圍擋,裸土100%覆蓋,場地主要道路100%硬化,出入車輛100%沖洗,土方開挖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出場)要求,強化建筑工地污染防治信息化管理。當前,全市項目均已完成揚塵監控設備的安裝并接入智慧工地監管平臺。
推進柴油貨車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淘汰高排放營運柴油貨車,加強在用車監督管理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
開展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專項行動,推進落實分級分區負責、巡查督辦、實時監測、應急處置、聯合執法等制度。通過“人防+機防”開展秸稈露天禁燒常態化監測。加強低茬收割、秸稈粉碎翻耕、打捆離田等措施落實。
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優化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督導落實應急減排措施。積極響應武漢都市圈聯防聯控工作,強化科技手段應用,精準識別污染高值區。組織開展專家幫扶,提升精準應對水平。
組織開展環境監測數據領域弄虛作假問題整治專項執法,依法嚴查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設施建設及運行情況,嚴厲打擊排污單位逃避監管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查處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數據造假、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監測數據領域弄虛作假等環境違法行為。
此外,我市還將開展重大節假日禁鞭專項行動,開展城區餐飲油煙治理,加強森林防火和燒荒管理,繼續推進生物質鍋爐專項整治。
市交通運輸局從建立預警響應、規范操作、日常巡查制度,開展機動車維修業廢氣治理;建立車輛臺賬、實行部門協作,淘汰國Ⅲ營運柴油貨運車輛;落實I/M制度,推進機動車尾氣達標排放三個方面介紹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今年,該局對70家重點涂漆企業進行了檢查,對發現的14個問題均已督促整改到位,完成332輛國Ⅲ及以下柴油貨車淘汰工作任務,治理尾氣不達標機動車2780臺。
在道路揚塵、工程渣土、餐飲油煙執法監管方面,市城管執法部門常態化開展機掃和灑水作業,堅持多方洗掃模式相結合,每天出動5臺霧炮車,11臺灑水車,13臺機掃車,15臺沖洗車對城區主次干道不間斷、不少于8次的道路灑水作業,盡最大限度減少沙塵。嚴格核發《建筑垃圾處置核準證》,督導各施工工地落實防塵措施,對我市120臺渣土運輸車輛安裝GPS定位視頻監控系統,減少運輸過程中遺撒揚塵。建立餐飲油煙智能監管平臺、建立監測結果運用機制、實施常態化巡查管理、實施分級分類治理,城區納入油煙污染治理日常監管的470家餐飲商戶油煙凈化設施安裝率達100%。
在建筑工地揚塵治理方面,市住建局實施標準化防治、突出薄弱環節治理、強化防控措施落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采取行政處罰和通報曝光相結合的方式,嚴厲打擊揚塵治理違法違規行為。截至目前,共下發建筑工地揚塵治理“紅黑榜”4期,通報曝光問題128個,約談違反揚塵治理管理標準項目施工企業4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