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買藥、生育……醫保和生活息息相關,是事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醫療保障政策的制定落實,是一座城市營商“軟環境”的重要體現。
“這個自助機真的很方便,不僅免去了排隊取號等候時間,還不用來回跑,在家門口就辦好了醫保,給醫保便民化服務點贊。”近日,李女士在建設銀行潛江分行園林支行通過自助機完成城鄉居民醫保繳費后,她豎起了大拇指。
這是市醫保局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潛江分行深化“醫銀”合作,開展高頻醫保政務服務進網點的一項新舉措。此舉將醫保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實現群眾服務“就近辦”,共同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
一直以來,市醫保局堅持以“便民、利民、惠民”作為出發點,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踐行“一次辦好”服務理念,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全面實行綜合柜員制,創新推出網上辦、門口辦、創新辦等便捷服務,持續在醫保服務“溫度、熱度、態度”上下功夫,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市醫保局著力打造“一窗多能”綜合柜員服務模式,以崗位設置、業務流程、事項受理、權責劃分撬動醫保服務窗口標準化,實現異地就醫結算、慢性病門診申報、異地就醫轉診、生育保險待遇辦理、醫保政策咨詢等醫保業務“一窗通辦”,推動全市醫保服務一體化、快捷化。
該局全面梳理10大項29子項醫保政務服務事項,科學制定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異地就醫備案、手工零星報銷等辦事指南,通過“一事一指南”精準解決群眾“需要辦、找誰辦、怎么辦“問題。持續推進醫保服務質效提升,積極推進武漢都市圈醫保服務通辦,將醫保服務事項法定時限由770天壓縮至161天,時限壓縮占比79%。優化“幫辦導辦”服務,以事前引導服務,實現申報材料“一次告知、一次齊全”,以服務“快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為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助力醫保領域營商環境工作提質增效,市醫保局還深入江漢藝術職業學院、金澳科技等高校企業開展醫保政策進校企宣傳活動。
“以前我對醫保的相關政策不是很了解,只能通過網上查詢,這次通過市醫保局工作人員面對面解答,很多問題都弄明白了,真是太好了。”一位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的大學生說。
為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提升參保群眾異地就醫結算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醫保局將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作為重點民生實事工作,圍繞“簡”字治痛點、“便”字疏堵點,多措并舉,全力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擴面增效。
近3年來,我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累計惠及122.54萬人次,結算異地醫療費用29402.8萬元,有效解決參保群眾異地就醫不便、墊支負擔重等問題。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良好的營商環境是醫保部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市醫保局緊盯窗口建設、聚焦百姓需求、強化聯網結算,以醫保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社會發展之“穩”,逐步實現了極簡辦、集成辦、全域辦,以更加強勁有力的高水平服務助力醫保營商環境持續提升,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