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時節,漫步在潛江廣袤的農村土地上,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散布鄉間四野,紅火的蝦稻加工、暖和的半夏大棚、雅致的民宿庭院……一幅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近在眼前。
產業鏈融合“唱大戲”
走進市巨金米業有限公司,廠區內一輛輛滿載各類精裝蝦稻大米的貨車整裝待發,生產線上人工機械通力協作,加緊趕制訂單,車間內縈繞著大米的清香。
“今年生產訂單來勢喜人,公司生產設備保持全天滿負荷運行狀態,預計全年產值超4.6億元。”該公司董事長李廣斌介紹。
2005年,瞅準蝦稻米加工收購市場空白的李廣斌,在高場街道成立了市巨金米業有限公司。彼時是我市加快蝦-稻產業發展的第5年,在辦事處的大力扶持下,巨金米業發展勢頭迅猛,短短數年間,該公司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長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并入選第六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名單,在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解決群眾就業上探索出了新路子。
如今,作為一家集水稻育秧、農機服務、糧食收購、倉儲物流加工、商貿、資源再生利用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巨金米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全力打造蝦-稻產業示范園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加工20萬噸大米,年烘干糧食6萬噸及8萬噸糧食倉儲能力,實現產值10億元,聯農帶農5160戶,年帶動農民增收2000萬元。
近年來,我市以蝦-稻產業鏈為主導,創新體制機制,通過“生產+加工+科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技術集成、農民就業增收,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無獨有偶,在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團的各生產車間,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身著工作服的工人們正在裝蝦擺盤,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淡水小龍蝦、冷凍魚糜等淡水水產品加工的企業,擁有集養殖、科研、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為了增強企業競爭力,早在3年前,該公司基于銷售數據分析,開始布局預制菜生產研發。
“我們順應消費市場變化,在預制菜市場發力,讓小龍蝦一年四季都能端上消費者的餐桌。目前公司主要產品有麻辣蝦、蒜蓉蝦、十三香蝦、麻辣蝦尾等,旺季的時候每天可以加工1200噸左右的小龍蝦。”該公司行政主管鄧科說。
要素融合添保障
夯實農村發展根基,既要增強農村的吸引力,更要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農村集聚,為農業增產增收提供保障。
作為半夏道地藥材核心產區,我市深厚的土層、疏松的土質,濕潤肥沃、透氣性良好的土壤,非常利于半夏生長。我市通過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拓寬通村通組道路,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了不少有實力的半夏企業落戶。
湖北南章莆中藥科技有限公司自2019年落戶以來,共建設半夏設施化基地3500畝,涉及農戶種植4000戶,帶動種植面積2萬畝,年產值達1.2億元,帶動農戶年產值達到8億元,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
大力推動土地流轉,實現“小田變大田”規;B片耕作,竹根灘鎮為“土豆+潛江大豆+蔬菜”的種植模式流轉江灘土地6800畝、內垸土地3300畝,成為樂事薯片湖北省內最大的種植基地。目前,全鎮共流轉土地4.96萬畝,超過全鎮耕地面積的60%,每年為該鎮楊林洲、王拐、沙街等村增加村集體收益40余萬元。
龍灣鎮的“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基地是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當葡萄成熟開園時,賞心悅目、果香四溢的“陽光玫瑰”,引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采摘。
該鎮是我市最大的“陽光玫瑰”種植鎮,全鎮共有葡萄種植戶2000多戶,葡萄種植面積1.8萬畝,平均每畝年收益可達4萬元。
“依靠‘陽光玫瑰’種植,我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民還蓋了樓房,還有的在城里買了房,大部分村民家里都購買了小轎車……”說起規;N植帶給群眾的好處,該鎮龍新村黨支部書記謝東風深有感觸地說。
農文旅融合走新路
產業壯大是鄉村振興的支柱,而農文旅融合無疑是振興路上的“金鑰匙”。
漁洋鎮拖船埠村,可以稱得上是我市農文旅融合的典范。背靠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著名的革命老區這兩塊“招牌”,多年前,這里卻還是捧著“金飯碗要飯”,村莊破舊、清冷蕭條。
近年來,我市立足拖船埠紅色資源稟賦,大力推進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著力打造紅色教育基地、生態科普基地、拓展訓練基地、鄉村旅游基地,讓游客到拖船埠享受沉浸式體驗,全力推進拖船埠美麗鄉村向旅游村莊升級發展。
通過用好豐富鮮活的紅色資源,促進紅色資源挖掘保護與黨性教育、產業發展有機融合,推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出臺《關于促進拖船埠旅游業態發展的若干措施》,鼓勵群眾發展餐飲、民宿、作坊、采摘等業態,目前已有25家店鋪開展經營;建成了集群眾服務、游客接待、會議辦公、農村電商等功能于一體的服務中心,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搭建招商引資、利益分成、營銷包裝綜合平臺,讓村民經營增收;30多位農民合作開發的拖船埠牌“礦泉水”“手榴彈酒”“唐風特釀”“小磨香油”等40多種文創產品成為爆款。農文旅融合帶動村民戶均增收5000元,村級集體收入達到140萬元。
眼下,放眼潛江廣袤的農村大地,農村各類產業的融合發展正在為鄉村產業賦予新的力量。下一步,我市將牢牢把握新的發展機遇,高質量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