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來自潛江的小龍蝦,或清蒸、或蒜蓉、或香辣、或茴香,讓你吃得爽,是小龍蝦的價值所在。當然,若來瓶啤酒,更酣暢淋漓。
你"/>
又到吃蝦季,想低調都不行。
我是一只來自潛江的小龍蝦,或清蒸、或蒜蓉、或香辣、或茴香,讓你吃得爽,是小龍蝦的價值所在。當然,若來瓶啤酒,更酣暢淋漓。
你或許有點奇怪,誰不知道小龍蝦?
其實,我有許多小秘密。
我是誰
——造福鄉里,我有追求
我,小龍蝦。
把我拿起來仔細端詳,你看到了什么?沒多少東西——也就是紅彤彤的身體、威猛的大鉗子。
盡管看起來都模樣差不多,你可千萬別把我歸入大路貨。
在吃貨們眼里,我是美味。
這組數字你未必知道:旺季,潛江日均消耗50噸,日均外銷400噸;一年可賣25億尾,拉動產值180億元;去年,來潛江旅游人數68.9萬人次,同比增長8.86%。武漢更是吃瘋了,各色蝦店百花齊放,僅“靚靚蒸蝦”“巴厘龍蝦”兩家,旺季各自一天能賣出約3噸,約20萬尾。
在養殖戶眼里,我是福星。
就說白鷺湖管理區關山分場村民關國平吧,以前在60畝水稻地里忙活一年,一家四口收入不到10萬元。2013年,他嘗試蝦稻共作,年收入超過30萬元。這年開始,我讓關山農場戶均收入從2萬元增加到20萬元以上,村里半數家庭買了小汽車。
在餐飲老板眼里,我是財神。
2015年開業的中國潛江生態龍蝦城,生意火爆。“味道工廠”“小二上蝦”“蝦皇”等20多家餐館入駐,年銷售額近1億元。單就“味道工廠”來說,日均接待近千人稀松尋常。
在加工企業眼里,我是寶貝。
潛江有小龍蝦加工企業11家,鼎鼎有名的是萊克集團和華山水產。單說萊克,了不得,年加工能力20萬噸,加工量和出口創匯占湖北總量的半壁江山。
在政府眼里,我是支柱。
聽說,潛江發放養殖財政補貼資金177.4萬元,為8000多人次提供技能培訓。
聽說,潛江積玉口鎮、張金鎮、漁洋鎮、老新鎮、熊口鎮等地,希望3年內帶動5000貧困戶開展蝦稻共作。目前,51個貧困村養殖面積6800畝,華山水產帶動的趙腦村,人均收入達到1.68萬元,村民全部脫貧。
還聽說,我在全省的綜合產值已突破600多億元,近10萬名相關產業從業人員月薪萬元以上。
哈哈,聽起來,我還有兩把刷子吧?都說農業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太有必要了,越改我的價值越大嘛。我要做一只有追求的小龍蝦。
從哪里來
——科技發力,我有品質
我的家,在潛江有50萬畝。
大嗎?確實!單就我的養殖規模、加工能力、出口創匯,我連續10多年讓潛江在全國當老大,成為響當當的“中國小龍蝦之鄉”。
名氣是不小,但你不必把我的家族追溯到很遙遠的年代。
我的學名叫克氏原螯蝦,上世紀80年代,我被引進湖北后,立即引起省水產研究所專家舒新亞的注意。
有人說我是“怪物”,專門破壞田埂。
舒老師不這么認為。在他眼里,我的經濟價值、科研價值都不小。
潛江萊克集團成立全國最大的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中心后,舒老師干脆住到潛江,潛心研究我的良種選育、人工繁育和生態養殖。
他們努力揭開我的基因密碼。他們把來自澳洲、美國、英國等地不同品種的小龍蝦進行繁育,又在全國7個湖泊尋訪優良品種,進行如“試管嬰兒”般的選育。
他們正在美國克氏原螯蝦的基礎上,做品種改良。改良后的我,不僅個頭大,生長速度有望提升30%。“這意味著,年產量可增長20%以上。”舒老師可開心了。
還是科技力量大。如今,選育繁育中心年產優質蝦苗30億尾,正在破解蝦苗不足、品種退化等難題。
提升品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我要做一只有品質的小龍蝦。
到哪里去
——滿足需求,我有理想
有人說,這還用問,不都去肚子里了嗎?這可不一定。
目前,在潛江,除了上餐桌,我還被開發成了保健品。聽說,在日韓,我還能成為化妝品,讓女士更美麗。
最神奇的是我身上的殼,沒錯,就是被你們扔掉的紅紅的殼。
潛江每年產生廢棄蝦殼5200噸左右,堆積成山,臭不可聞,華山水產公司董事長漆雕良仁決心破解難題。
他們與武漢大學合作研發,投資近5億元,建成甲殼素深加工中心,成功從蝦殼中提煉出氨基葡萄糖鹽酸鹽、殼聚糖、殼寡糖等產品。
僅2016年,華山年產保健食品50億粒,增加產值30億元,潛江已成為全國唯一的淡水甲殼素精深加工基地。
我從傳統農業,蹦跶進現代生物醫藥,是不是有點高大上?
我還蹦跶進了互聯網呢。
不信?你在淘寶網輸入“潛江小龍蝦”,“蝦尊”“蝦皇”“蝦小弟”等線上品牌,彈出的頁面至少12頁。一點鼠標,快遞哥就會把烹飪好的我,送到家門口。我自帶冰塊哦。
這多虧2015年潛江推進的“互聯網+小龍蝦”行動計劃,讓我長“翅膀”,飛向全國。去年,我在網上賣了4.5億元。
我到哪里去?最終,我到消費者需要的地方去。
十八般武藝,只為滿足你的需求。我要做一只有理想的小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