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的鳳六龍蝦餐飲公司在中國蝦谷網上下單,25公斤小龍蝦裝在冷鮮箱內,即刻裝車上路,24小時以內便可從湖北潛江蝦谷到達千里之外的西安,餐館當晚便將這些小龍蝦制作成了美味的菜品。
早在五年前,這是完全無法想象的,潛江市在發展小龍蝦特色產業時,將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使得潛江小龍蝦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回顧“十二五”,潛江市在特色產業創新中尋求突破獲得顯著成績,尤為引人注目的便是小龍蝦產業的創新模式。
“十二五”期間,潛江市小龍蝦產業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2015年,全市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30萬畝,比2010年增加14.8萬畝,小龍蝦產量達到6萬噸,比2010年增加3.49萬噸,小龍蝦產值達到18億元,比2010年增加14.3億元,小龍蝦出口創匯1.9億美元(2014年),比2010年增加9900萬美元。
小龍蝦產業已成為潛江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有力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拓展了農民增收空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五年來,潛江立足豐富的資源優勢,堅持按照“龍頭企業帶動、板塊基地配套、產業融合發展、協會組織聯結、品牌戰略推動”的思路,創新發展模式,在小龍蝦產業實施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著力培植特色龍蝦品牌,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種選育、苗種繁殖、健康養殖、加工出口、精深加工、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節慶文化等于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產業鏈條十分完整。
2015年,全市從事小龍蝦相關產業的人數7萬余人,小龍蝦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
養殖模式不斷創新
“現在都是‘蝦稻共作’模式,田里收的蝦品質高,在外地特別受歡迎,共作田里產的米品質也好,還沒有收割就被預訂一空。”近日,在泰豐辦事處白窯村,養殖戶熊國榮說。
潛江小龍蝦產業迅猛發展,養殖產量逐年增加,特色逐步凸顯。
潛江是“蝦稻連作”模式的發源地,在蝦稻連作模式基礎上,創新發展了“蝦稻共作”、“蝦鰍稻共作”、“蝦鱉稻共作”、“蝦蓮共作”等模式;在池塘養殖上,推出了“蝦蟹鱖混養”、“小龍蝦——網箱養鱔”等模式,均取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2015年,全市小龍蝦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到31.5萬畝,蝦稻共作面積28萬畝,建成7個萬畝集中連片和32個千畝連片蝦稻共作示范基地,小龍蝦產量6萬噸,養殖產值18億元,有力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拓展了農民增收空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種業體系初具規模
潛江市是全國率先開展小龍蝦苗種人工繁育并取得成功的縣(市)。
2005年潛江市水產部門與湖北省水產科研所合作,成功進行了小龍蝦的人工繁殖研究與試驗,并取得成功。
2008年-2012年,湖北萊克集團充分發揮中央財政現代農業項目作用,投資近億元建起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小龍蝦工廠化育苗基地。
2013年,在湖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資3億元依托萊克公司建立全國最大的小龍蝦苗種選育和繁育中心。截至目前,整個工程已完成工程貨幣量2.1億元,200畝小龍蝦良種選育中心投入使用,桂建芳院士專家工作站運行良好,建成小龍蝦稻田生態繁育基地4.2萬畝,明年4月底前小龍蝦苗種繁育能力可達30億尾。
今年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中心已銷售蝦苗10億尾,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甘肅等地供應了20萬畝養殖面積的蝦苗,僅小龍蝦苗種銷售收入就達9000多萬元。
龍蝦加工精深化發展
建成全國最大的小龍蝦出口基地。按照湖北省委副書記張昌爾“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為重點,突出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的要求,潛江市采取政策跟市場、資金跟項目的辦法,引導、扶持小龍蝦加工企業特別是華山、萊克重點龍頭企業技改擴規、升級發展。
目前,全市小龍蝦加工企業達到13家,年加工能力30萬噸。全市已建成熊口、浩口、后湖三個密集型水產品加工企業群,可生產蝦仁、整肢蝦、蝦尾、薰魚、魚片、魚糜、田螺、藕帶、甲殼素及衍生產品等10多個系列、60多個品種。華山、萊克、寶龍等5家企業獲得對美、歐、日本、韓國等國外市場的水產食品自營出口權,產品通過了HACCP國際質量監控體系認證和美國FDA、歐盟EEC衛生注冊。華山、萊克兩公司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產品可直接進入歐美超市。
2014年,潛江市小龍蝦加工出口創匯1.9億美元,出口額占全省的63.8%,是全國最大的小龍蝦出口基地。
建成全國唯一的淡水甲殼素精深加工基地。甲殼素及其衍生物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領域,已引起國際科技界和產業界的高度重視,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2012年6月,潛江華山公司投資4.15億元的年處理10萬噸廢棄蝦殼提取氨鹽與蝦魚加工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正式投產。年處理廢棄蝦殼能力達到10萬噸,年產甲殼素高附加值衍生制品能力達到7000噸。
2014年生產氨基葡萄糖鹽酸鹽、鉀鹽、鈉鹽、殼聚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等甲殼素衍生制品4000噸,全年共實現銷售20.2億元。預計2015年,甲殼素高附加值衍生制品產量將達到5000噸,甲殼素保健品車間于今年6月投產。投產后,年產氨糖、殼聚糖、殼寡糖片劑20億粒,全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小龍蝦高附加值加工項目的投產,進一步延伸了小龍蝦產業鏈條,大大提高小龍蝦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潛江市水產品加工企業的出口創匯和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
打造出一批知名品牌
隨著小龍蝦產業快速發展,全市小龍蝦養殖、加工、餐飲和電商知名品牌達30多個。
潛江市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小龍蝦標準化養殖示范縣,“潛江龍蝦”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漆雕貝康”保健食品獲得4個健字號批文;“良仁”牌、“楚江紅”牌小龍蝦商標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楚玉”牌凍煮蝦仁獲得湖北名牌產品稱號;“楚江紅”小龍蝦榮獲“湖北省旅游特產精品”、“湖北省市場暢銷品牌”、“第二屆中國荊州淡水漁業博覽會金獎”、“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蝦鄉稻”牌生態香米榮獲中國優質稻米博覽會“金獎大米”稱號。
潛江市還形成了“蝦皇”、“小李子”、“老字號”油燜大蝦等一批餐飲品牌,有效提升了“潛江龍蝦”的形象,形成了“潛江龍蝦”品牌效應。
“潛江龍蝦節”被授予“中國最具地方特色物產節會”榮譽稱號,潛江市先后被評為“中國節慶品牌示范基地”、“中國最具魅力節慶城市”。
“十二五”期間,小龍蝦產業的發展,是一部全產業的創新發展史,使小龍蝦產業成為富民強市的第一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第一示范產業,接二連三的第一綜合產業,為實現“十三五”健康穩定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十三五”期間,潛江市小龍蝦產業將按照“安全、生態、健康、環保”的要求,以組織推動、龍頭帶頭、投資撬動、科技驅動、信息拉動、文化促動,加快推進小龍蝦全產業鏈向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精細化、市場化、品牌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