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中吃小龍蝦的季節。要說吃小龍蝦,就不得不提湖北潛江。一到夏天,湖北人的餐桌上就少不了潛江油燜大蝦這道菜。油燜大蝦全國各地都有,可為什么唯獨潛江這么火爆?記者登上了列車前往“小龍蝦之鄉”——潛江,去尋找潛江龍蝦火爆的原因。
一下火車,馬不停蹄趕往潛江市積玉口鎮。該鎮是“蝦稻連作”小龍蝦生態種養模式的發源地,也是潛江小龍蝦的主要產地之一。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道路兩旁幾棵零散的水杉樹外,都是一望無際的水田,田間有人正在談生意。記者上去打聽,才知剛才看到的水田都是當地“蝦老板”劉明強的地。劉明強是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2015年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承包了240畝地入行小龍蝦養殖業。他表示,去年和今年的小龍蝦銷售都異常火爆,很多客戶凌晨就趕來基地搶貨。每年3月是小龍蝦熱銷的時節,整個積玉口鎮的小龍蝦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蝦販每天的銷售量都在5噸以上。
積玉口鎮“河長制“好水才有好蝦
為什么積玉口的小龍蝦銷售如此火爆?對此現象,積玉口鎮鎮長劉平說了6個字:好水才有好蝦。積玉口鎮位于潛江市西北邊陲,與荊州市、荊門市接壤。該鎮屬古云夢澤地區,境內湖泊眾多,河流縱橫,素有“三河”“四湖”之稱,水資源十分豐富。
”水多“還不夠,養殖出好蝦更重要的是”水凈“。鎮長劉平介紹,積玉口鎮嚴格落實河長制度,以保證每段河流都有人員管護,每周都有人員巡查。并有專人疏通河道河渠,以加快水生態、水環境綜合治理。一系列措施的實施,讓積玉口鎮境內河流的水質良好,不像其它地方水藻滋生。劉平說:“現在積玉口鎮,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可以養魚。”
據了解,積玉口鎮小龍蝦養殖面積約5萬畝,其中蝦稻共作面積約3.5萬畝,養殖戶約3000多戶,每畝純收益大約3000元。
潛江市授漁蝦稻專業合作社聯社理事姚勇介紹,近幾天全國各地來考察學習的人絡繹不絕,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批,都是沖著積玉口鎮優質小龍蝦而來。
盡管積玉口鎮的小龍蝦很出名,可在本地餐桌上確很難看到稻田蝦的身影。因為江浙一帶商戶愿意出高價錢購買,積玉口鎮的小龍蝦大部分都銷往此地。
養殖小龍蝦成風潮農民靠此發家致富
積玉口鎮是潛江市唯一的一處丘崗地,因地勢低洼,湖泊眾多,被稱為“水袋子”。200年以前,該鎮1/3的低洼田每年只能種一季中稻,其它季節都是荒水面,只能被閑置,于是農民紛紛外出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