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我市全面啟動小龍蝦禁捕工作。從今年開始,省政府決定在省內天然捕撈水域實施小龍蝦禁捕期制度,每年為期4個月。該制度在國內尚屬首次。
個頭變小,蝦肉變少,近親繁殖導致體質下降……小龍蝦品種退化已是不爭事實,省政府頒發《實施小龍蝦禁捕期的通告》規定,每年9月1日12∶00至12月31日12∶00為小龍蝦禁捕期,禁止在省內長江、漢江和湖泊、水庫等天然水域捕撈小龍蝦;在非禁捕期內,禁止使用網眼規格小于1cm的網具捕撈小龍蝦;禁捕期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漁政監督管理機構負責。讓小龍蝦產業規范發展。
2009年5月的潛江首屆龍蝦節上,“蝦王”“蝦后”分別重103.8克和115.3克,而在上世紀,體重100克的蝦屬于小蝦,常見得很。蝦的出肉率也變低了,原來加工1公斤蝦仁需要5公斤蝦,現在需要6.5公斤蝦。退化原因在哪里?省水產局水科所研究報告稱,小龍蝦是外來入侵物種,國內存有爭議,一直未予以保護,民間可以隨意捕食,必然使野生資源減少?蒲袛祿@示,全省小龍蝦的天然捕撈量,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40%。同時,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養殖上一味追求產量而不顧品質,沒有誰去進行優良品種的培育選育,小龍蝦大量近親繁殖,令體質變差,抗病能力下降30%,發生質的退化。我市是全省小龍蝦主產區,從2005年開始,龍蝦產量開始銳減,成為制約我市小龍蝦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為認真實施“小龍蝦禁捕期”真正禁捕小龍蝦,市水產局召開了全市小龍蝦禁捕工作動員大會。各鎮、處水產服務中心,小龍蝦協會及企業等都積極響應,加大了宣傳和實施力度。水產技術員們更走村串戶把政策宣傳到每個村組,并通過給科技示范戶發短訊等方式宣傳到每個養殖戶。
積玉口鎮是我市小龍蝦養殖大鎮,禁捕工作任務也極重。在采訪中,該鎮水產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動員會后,我們將根據本鎮的實際情況制定好禁捕工作的實施方案。搭建通暢的信息平臺。在各村遴選1至2名禁捕信息員,以便及時準確的掌握情況、適時的解決問題。同時,整合龍蝦協會和合作社有生力量、壯大禁捕工作執行隊伍,順利推進小龍蝦禁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