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新一年的潛江龍蝦開捕儀式在后湖管理區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舉行,吸引世界目光。這也是疫情防控期間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恢復生產、經營、信心和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一次活動。
眼下,潛江龍蝦已全線復工復產,正與世界共享這份健康美味。
然而,逆境之下,潛江龍蝦“闖”市場并不輕松,是政府、部門、企業、農戶多點發力,才為小龍蝦成功“跨欄”蓄足能量。
潛江龍蝦“安全第一”
面對疫情,潛江龍蝦產業也受到了影響。
此時,市場上還有一種聲音:湖北疫情如此嚴重,來自湖北的農產品是安全的嗎?
潛江用實績作答,用高品質回應市場。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市早部署、早行動,嚴落實、敢擔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全市農業生產、經濟建設有序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眼下,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市全力抓好復工復產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健康防線,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全力推動農業生產恢復,積極保障農產品供給。
在今年開捕儀式上,市委書記吳祖云和2000萬網友一起“云捕蝦”“云賞蝦”“云品蝦”。“潛江龍蝦的特點就是高蛋白、低脂肪、環保、健康、Q彈、美味……”吳祖云熱情為潛江龍蝦代言。
市農業發展中心總工程師陶忠虎表示,潛江龍蝦一直堅持標準化生態養殖模式,無論任何情況,始終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在首要、重要位置。“潛江無論是從養殖模式、技術標準、產品品牌等方面都始終引領著全國小龍蝦產業的潮流,真正實現了潛江龍蝦世界共享。”他如是說。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眼下小龍蝦價格同比往年有所下降,但嚴把安全關的潛江龍蝦,依舊是市場“寵兒”,目前,潛江龍蝦日交易量已突破400噸。
隨著流通渠道暢通,消費市場回暖,小龍蝦價格也會水漲船高,潛江龍蝦品牌依舊堅挺。
破梗阻,闖難關
潛江龍蝦“闖”市場,第二道欄就是流通關卡。
農時不等人。“剛開始的時候,各地都交通管控,運輸車輛動不了,我們有訂單卻沒有貨。”潛網集團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執行董事康峻告訴記者,面對困難,他們在地方和部門的支持下,成立多個小組,逐一闖關。
2月20日,潛網集團拿出一套復工方案,即在防控方面關閉線下交易市場,只留一個通道進出,人車分流,設置專門的防疫防控監測點,做好人員、車輛全面消殺后有序復工。
在運營方面通過線上蝦谷360平臺及微信公眾號收集農戶、商戶信息,根據信息反饋及潛江疫情情況,在疫情風險低的鄉鎮,開設點對點收貨專線及往外發貨的線路,所有運輸車輛配套GPS定位,全程作業嚴格執行消毒防護防疫措施,確保內防輸入、外防輸出。
2月25日,5臺車、6名物流人員、5位防疫人員,在防控機制到位、員工排查到位、防控物資到位、內部管理到位、駐廠幫扶人員到位的情況下,正式開始復工前期的試運行。
疫情發生突然,農戶們家里的分揀打包工具不充足,工作人員不僅僅是收貨,更重要的是將打包用的泡沫箱、冰塊等裝備送到有需要的農戶手上。
物流人員收回來的小龍蝦,在指定區域內統一裝貨后,再由省外的車輛點對點運到目的地。每收一次貨,每送一次貨,都要進行一次消毒,一天下來,所有工作人員身上全是濃濃的消毒水味道。
3月4日,潛網集團開放線下分揀中心A區,選定了后湖本地的分揀工、打包工及小龍蝦收購員19人,體檢合格后開始上崗。
自復工以來,該公司實行點對點收貨,整個人力、車輛投入比原來高出5倍。為了確保流通順暢不讓農戶受損,公司不管貨量多少都堅持發貨。
疫情期間湖北的車輛不能出行,只能高價請外省的專車運輸,運費成本比以往高出30%,但潛網集團堅持原來的物流收費標準不漲價,堅持開通的線路不停發,給蝦農蝦商們吃了個“定心丸”,有力地保障了潛江龍蝦的流通。
一個月之內,收貨服務從唯一的鄉鎮,發展到全市各個鄉鎮,小龍蝦物流渠道逐一打通,從送達一個城市到現在的全國56條物流專線,送達360多個城市,交易量從第一天的950斤發展到現在日均突破400噸。
截至3月23日,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復工商戶206戶,復工人數超過1500人,市場復工率在65%。物流方面恢復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多省市的46條專線航空運輸,可送達全國360多個城市,累計向全國運送小龍蝦達4000噸。
潛江是“中國小龍蝦之鄉”“中國小龍蝦加工出口第一市”和“中國蝦稻之鄉”。2019年潛江龍蝦全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400億元。
2020年以來,潛江龍蝦戰疫情,保流通,多措并舉,搶占市場先機,有效促進生產,拉動消費,提振信心,讓潛江龍蝦繼續紅遍全國,扛起保豐收、促發展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