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回暖,4月2日,記者在運糧湖管理區魏嶺辦事處看到一片明澈的蝦稻田,面帶口罩、身穿涉水褲的蝦稻田主人收起蝦籠走上岸。
“65畝蝦稻田,今天收蝦100多斤,賣了近2000塊錢。”蝦稻田主人魏理峰告訴記者,他養蝦已有8個年頭,今年受疫情影響,當前小龍蝦的價格相比同期低了近40%,好在運糧湖當地無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管理區也將小龍蝦銷售渠道提早打通,目前每天各合作社都會上門收蝦,再運往小龍蝦交易中心。
從3月初起蝦至今,魏理峰已賣蝦3000多斤,有了4萬多元的收入。他計劃逐步預留空田,在4月底進行補苗,從而增加成蝦的產量。
在該管理區新場辦事處紅光隊加新蝦稻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社員正將一筐筐成蝦進行整理裝車。
“今天已運走1000多斤,合作社平均每天都能賣出2000多斤運糧湖的小龍蝦。”合作社負責人涂新豹介紹,合作社通過小龍蝦交易中心每日將當地鮮活小龍蝦銷往浙江、上海、廣州等地。
另一邊,隨著銷售渠道逐漸打通,小龍蝦加工企業也忙著恢復加工生產線。
“1.2萬噸小龍蝦深加工項目原計劃2019年完成生產調試,2020年正式投入生產,因疫情影響,調試工作延期了2個多月。“湖北省綠億園農產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雷青松介紹,預計4月底公司3條小龍蝦深加工生產線可正式投入運營,并向全國各地商超、餐飲店供貨。